正文内容

煤电公司煤矿事故应急预案-文库吧

2025-01-17 03:22 本页面


【正文】 一、矿井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指挥体系 68二、救援程序 69三、救援措施 70〈一〉、组建辅助救护队: 70〈二〉矿井生产事故应急处理和抢险求援的基本要求: 70矿井各类事故的具体处理措施 711、瓦斯煤尘事故的处理: 71矿井火灾事故的处理措施 72水灾事故的处理措施 74冒顶事故的处理措施 76避灾路线:(见附图) 77第四章 预案的贯彻和要求 77第五章 附 则 78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及各工作小组成员联系电话见矿通讯录 78铜锣坪煤矿事故(灾害)应急救援预案 79第一篇 地面部分 79第一章 总则 79第二章 组织机构和职责 79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79工作职责 80第三章 火灾应急救援程序与措施 81第四章 附则 852004铜锣坪煤矿管理人员电话号码 85第二篇 井下部份 87第一章 总则 87第二章 组织机构和职责 89第三章 井下灾害应急救援程序与措施 91矿井各类事故的具体处理措施 921.瓦斯煤尘事故的处理: 922.矿井火灾事故的处理措施: 933.水灾事故的处理措施: 954.冒顶事故的处理措施: 965.避灾路线:(见附图) 97第四章 预案的贯彻和要求 97其它事项 98铜锣坪煤矿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通讯录 98翠屏山煤矿事故(灾害)应急救援预案 99第一篇 地面部份 99第一章 制定煤矿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100第二章 组织机构和职责 100第三章 火灾应急救援程序与措施 101第四章 附则 104第二篇 井下部份 105第一章 总则 105第二章 煤矿生产事故级别规定 106第三章 启动煤矿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条件 106第四章 组织机构和职责 106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106工作职责 107发生灾情后召集的单位和人员名单 107井下电话通知联络地点及名单一览表 108第五章 煤矿生产事故报告程序 108第六章 井下灾害应急救援程序与措施 109矿井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指挥体系 109救援程序 110救援措施 110组建辅助救护队 110矿井生产事故应急处理和抢险求援的基本要求 111矿井各类事故的具体处理措施 111瓦斯煤尘事故的处理 111矿井火灾事故的处理措施 112水灾事故的处理措施 114冒顶事故的处理措施: 116避灾路线(见附图) 117第七章 预案的贯彻和要求 119第八章 附则 119坑柄煤矿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20第一篇 地面部份 120第一章 总则 120第二章 组织机构和职责 120第三章 火灾应急救援程序与措施 122第四章 附则 125第二篇 井下部分 125第一章 总则 125第二章 煤矿生产事故级别规定 126第三章 启动煤矿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条件 126第四章 组织机构和职责 127一、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127二、指挥部下设八个工作小组: 127三、工作小组职责 128四、发生灾情后召集的单位和人员名单 128五、矿井发生生产事故时有关人员的职责 129六、灾情发生后的通讯联络 130第五章 煤矿生产事故报告程序 131第六章 煤矿生产事故应急处置和抢险救援的基本要求 131矿井各类事故的具体处理措施 132火灾 132 水灾 136顶板事故 138瓦斯事故 140运输提升事故 141电气事故: 143第八章 附 则 144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及各工作小组成员联系电话 144第七章 其它事项 145田螺形煤矿事故(灾害)应急救援预案 146第一篇 地面部份 146第一章 总则 146第二章 组织机构和职责 146第三章 火灾应急救援程序与措施 148第四章 附则 152第二篇 井下部份 152第一章 总则 152第二章 组织机构和职责 153第三章 井下灾害应急救援程序与措施 154一、矿井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指挥体系: 154二、救援程序 : 154三、救援措施: 155〈一〉、组建辅助救护队: 155〈二〉矿井生产事故应急处理和抢险求援的基本要求: 155〈 三〉、矿井各类事故的具体处理措施: 1561、瓦斯煤尘事故的处理: 156矿井火灾事故的处理措施: 156水灾事故的处理措施: 158冒顶事故的处理措施: 160避灾路线:(见附图) 161第四章 预案的贯彻和要求 161第五章 附则 161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联系电话 162苏一煤矿事故(灾害)应急救援预案 163第一篇 地面部份 163第一章 总则 163第二章 组织机构和职责 164第三章 火灾应急救援程序与措施 165第四章 附则 169第二篇 井下部份 170第一章 总则 170第二章 组织机构和职责 170第三章 井下灾害应急救援程序与措施 171一、矿井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指挥体系: 171二、救援程序 : 171三、救援措施: 172〈一〉、组建辅助救护队: 172〈二〉矿井生产事故应急处理和抢险求援的基本要求: 172〈 三〉、矿井各类事故的具体处理措施: 1731、瓦斯煤尘事故的处理: 173矿井火灾事故的处理措施: 174水灾事故的处理措施: 176冒顶事故的处理措施: 177避灾路线:(见附图) 178第四章 预案的贯彻和要求 178第五章 附则 179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及各工作小组成员联系电话 180培丰煤矿事故(灾害)应急救援预案第一篇 地面部份第一章 总则为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提高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及时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救援措施,防止事故(灾害)的进一步扩大,尽最大努力,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有效降低救援成本,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国务院令第302号)、《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重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福建省人民政府令第66号)等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定,特制定福建煤电股份有限公司培丰煤矿机关本部事故(灾害)应急救援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第二章 组织机构和职责为强化事故(灾害)应急救援工作的领导,培丰煤矿机关本部成立事故(灾害)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协调矿机关本部事故(灾害)应急救援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灾情报告组、物资调运组、灾民转移组、协调联络组、救护捐赠组等五个应急救援工作小组。一、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组 长:吴德雄副组长:郑德海 钟红春 李梅煌 黄尧彩 谢志敏 林瑞彪成 员:钟天明 谢生杰 朱跃清 林柏岗 庄英明 熊赐荣陈金瓶 曾宪远 黄日森 车凤星 黄道星 陈美雄 吴寿南 熊俊发 江德生 温和雄 许富豪领导小组下设五个工作小组:灾情报告组:组 长:钟天明 副组长:林柏岗成 员:曾宪远 许富豪 车凤星 张宝明物资调运组:组 长:庄英明副组长:陈金瓶成 员:熊文群 钟占天 陆有柱灾民转移组:组 长:朱跃清副组长:熊赐荣成 员:章根华 黄道星 陈美雄协调联络组:组 长:谢生杰副组长:熊俊发成 员:温和雄 郭小巧 庄小红救护捐赠组:组 长:黄日森副组长:童纪烘成 员:吴寿南 江德生 林天真二、工作职责灾情报告组:根据事故(灾害)发生和发展情况,及时向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和上级领导及有关部门报告。物资调运组:负责生活必需品及救灾物资的准备和供应。灾民转移组:灾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灾时及时将受灾职工带到安全地带。协调联络组:积极、有效地做好应急救援的协调工作,并做好有关知识的宣传与教育。救护捐赠组:及时救护伤员,做好受灾职工的捐赠援助工作。第三章 火灾应急救援程序与措施一、消防设施配置和义务消防队组建(一)建筑情况及消防设施配置培丰煤矿机关办公楼各层均配有干粉灭火器、消防桶、消防用水等。消防设施的日常维护工作由生活后勤中心负责。(二)组建义务消防队队 长:黄道星成 员:曾宪远 卢宝荣 周为俊 童纪烘 张昌林 赖振阳 吴禄春 沈裕钦 郑文钦 张宝明 黄加庆 陈修福 苏文灿二、火灾逃生基本原则(一)加强个人防护,减少烟气侵害人员一旦被烟火围困,无论是逃生,还是灭火,应立即采取个人防护措施。如:利用毛巾、手帕、沙发布、床单、衣服等用水浸湿,扎住口鼻,防止吸入高温烟气;利用棉被、毛毯等用水浸湿,包裹好身体,就地滚出火焰区逃生,或滚向室内消防栓,射水灭火。其次,逃生过程中要爬行。(二)正确选择逃生捷径,减少被围困时间选择最短距离的直通室外的通道、安全出口等;尽量避免对面人流和交叉人流;选择烟气尚未充斥,有新鲜空气的通道、走道和出口;选择通向疏散楼梯间的安全通道出口;处在着火层的,应向下层逃生;处在着火层以上各层的,应向室外阳台、楼顶逃生。三、正确的逃生方法人员若被困在多层或高层建筑,逃生之路已被烟火封锁,此时应选择下列方法逃生:一是结绳外悬法,即用窗帘、床单、沙发布、自身衣服等,撕成布条,一头捆往腰部,一头固定在室内火焰未侵袭处,悬挂在窗外等候救助;二是结绳下滑法,即将布条一头固定在窗口安全处,另一头抛向地面。顺绳滑到地面或着火层下面的安全层窗台,逃离浓烟区;三是骑坐窗外空调机法,即当室内烟火充满烟雾,没有条件结绳时,首先用自身衣服包扎好口鼻,然后沿窗口攀向室外空调机;四是创造避难间法,即当发现室外烟火很大,安全疏散路线、安全出口不熟悉时,不要盲目奔逃,而应及时返回房间,积极创造避难间,以救逃生;五是卫生间避难法,即关闭房门,浴池放满水,人躲进浴池,并保持长流水。若人员被困在单层建筑内,火势猛,烟雾大,此时应采用下列方法逃生:一是扎住口鼻,迅速逃向出口,当一个出口由于人员拥挤堵塞时,应选择自己熟悉的环境,逃向其他出口;二是若窗口设防盗网,门口又被人员堵塞无法外逃时,应用自身衣服撕成布条,扎好口鼻,迅速跑向室内消防栓处,射水灭火,同时不断将水射向自身。四、现场人员疏散原则和方法首先疏散受烟火威胁的人员。基本顺序是:着火层→着火层的上层→着火层的下层。负责疏散的工作人员要通过广播或喊话稳定被困人员的紧张情绪,借助应急指示灯、指示标志引导受困人员分别通过疏散楼梯有组织的疏散到起火层下三层、避难间、室外地面、楼顶等安全地带。在疏散线路上的关键部位应设哨位指示方向。如在走廊通道拐弯处、楼梯间入口处等位置设置哨位指示方向,防止误入“死胡同”。对难以自行疏散人员应实施护送。先上后下,绕道疏散。当下行路线被烟火封锁,无法通行时,应果断组织人员先疏散到上部某一未着火楼层或顶层,再通过其他未受烟火侵袭的楼道向下疏散。五、灭火基本原则速战速决:⑴以快制快。一是要救奔向火场要快,即在场人员一旦发现本岗位、本单位起火,应选择最佳的行走路线,以最快的速度奔向着火点;二是要救判断火情快,即灾情报告组成员、义务消防队队员到达着火点后,首先要观察火情,然后确定火势蔓延的主要方向;三是灭火行动快,即以最快的速度,选择最佳的进攻路线,利用灭火器、室内消防栓系统等向着火点进攻,及时控制火势,迅速消灭火灾。⑵准中救快。即灭火器的使用要熟练、准确,判断火情要准确,不要盲目灭火。⑶报警快,调集兵力快。一旦发现着火,要按火情情况,迅速向本单位或公安消防部门报警,保证火场有足够的人员和必要的灭火器材。集中兵力打歼灭战:集中兵力,有两层含义,一是集中灭火力量于火场;二是集中灭火力量于火场的主要方向。火场主要方面的确定:当火势危及到人们的生命安全时,抢救生命是火场的主要方向;火势威胁到贵重物资时,保护和疏散贵重物资是火场的主要方面;当火场有爆炸、倒塌、扩大灾害等特殊情况时,消除险情是火场的主要方向。六、火灾应急救援程序和措施报警。一旦发现着火,应迅速向应急救援灾情报告组报告,报警人须说出自己姓名、所在部门及火警的正确位置,并简要介绍现场情况。接报人员应做好记录。初起火灾现场灭火。报警人员报警后,应同时打开所有的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确保人员安全疏散,并召集附近人员尽量利用灭火器或室内消防栓控制蔓延火势。若找不到灭火器或消防栓,则关闭着火房间的门窗,掀卷门口的毛毯,把火势控制在一定的区域内,不使其扩大蔓延。报警人员在保证安全的条件下,要坚守现场,等待义务消防队或公安消防队到达。灾情报告。灾情报告分三级进行:灾情报告组接到现场人员报警后,应立即将接警情况报告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同时赶到第一现场,分析和判断现场火情(一级报告);当现场人员无法控制和扑灭时,应再次向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报告(二级报告);当确认本矿的消防力量无法控制火情时,经请示同时向邻近单位请救支援(三级报告)。现场疏散和救护。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应立即通知应急救援工作小组人员和义务消防队员立即赶到指定地点集中。各应急救援工作小组按照各自工作职责,并结合现场灾情开展工作:⑴灾情报告组根据现场火情发展情况,按照分级报告原则,及时做好火情的报告工作;⑵物资调运组及时做好灭火物资或生活物资的调运工作,做好后勤保障;⑶灾民转移组按照前述疏散原则,组织引导人员疏散,积极
点击复制文档内容
公司管理相关推荐
文库吧 www.wenkub.com
备案图鄂ICP备1701627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