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煤矿顶板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方案-文库吧

2025-01-17 03:29 本页面


【正文】 2~3层,其中12号煤层为井田主要可采煤层,13号煤层为井田次要可采煤层。二迭系下统山西组(P1s)山西组是井田内主要含煤地层之一,按其岩性组合及沉积旋回特征可划分为四个岩段。(1)第一岩段(P1s1)位于山西组底部,从山西组底界至9号煤层顶板砂岩底界,~,厚度变化很小。岩性由灰白色、灰色细粒砂岩、深灰色砂质泥岩、泥岩及煤层组成,含10号煤层,均是井田内主要可采煤层,也是井田对比标志层之一,以10号煤层底板作为井田煤层对比的基线。(2)第二岩段(P1s2)该岩段位于山西组中、下部,~,厚度变化不大,在井田西部KK13号孔附近,该段遭剥蚀变薄,岩性以灰色、灰白色中、细粒砂岩与深灰色、黑灰色砂质泥岩、泥岩呈互层出现,含5号煤层,均不可采或尖灭。(3)第三岩段(P1s3)该岩段位于山西组中部,~,除井田西部KK1K1K20号钻孔附近遭后期剥蚀缺失外,其余地段多在5~8m,厚度变化很小,岩性为深灰色、灰色砂质泥岩、砂质粘土岩,局部夹薄层细粒砂岩,含薄煤线1~2层,均不可采。(4)第四岩段(P1s4)该岩段位于山西组上部,厚度0~,除井田西部KK1K1K20号钻孔附近遭受后期剥蚀缺失外,其余地段保存完整,厚度变化不大,一般多在30~40m,岩性为灰白色,浅灰色中粗粒砂岩,夹深灰色、灰绿色砂质泥岩或砂质粘土岩,该岩段一般不含煤层,局部地段含一层薄煤层,不可采。综上所述,井田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2t)及二迭系下统山西组(P1s),~,含煤8~18层,~,%,含可采煤层4~7层,~,%。(二)可采煤层井田内主要煤层自上而下有111116号煤层共7层,其中114号煤层为全区可采或大部可采的较稳定煤层,1116号煤层为局部可采的不稳定煤层。主要可采煤层介绍如下:9号煤层~,~,煤层在井田北部最厚达10m以上,由南向北逐渐变薄,为全区发育可采的较稳定煤层。~。煤层结构复杂,含夹矸4~18层,一般为4~9层,夹矸岩性多为粘土岩、泥岩或炭质泥岩。顶板岩性为中细砂岩及砂质泥岩,其中粘土质含量较高,底板岩性为砂质泥岩或砂质粘土岩。~。10号煤层~,~,为全区发育大部可采的较稳定煤层。煤层结构简单~复杂,含夹矸0~5层,一般0~3层,夹矸岩性为灰黑色泥岩、炭质泥岩。顶板岩性为黑灰色、深灰色砂质泥岩或砂质粘土岩,底板岩性为灰黑色砂质泥岩、泥岩。~。12号煤层~,~,为基本全区可采的较稳定煤层。煤层结构简单,一般不含夹矸或或含1~2层夹矸,夹矸岩性为灰黑色泥岩。顶板岩性以细~粗粒砂岩为主,次为砂质泥岩,底板主要为砂质泥岩及泥岩,局部为细粒砂岩。~。14号煤层~,~,为大部可采的较稳定煤层。煤层结构简单~复杂,含夹矸0~11层,一般4~8层,夹矸岩性多为灰黑色泥岩或炭质泥岩。顶板岩性在井田中部、南部以砂质泥岩、泥岩为主,局部为细、中粒砂岩,在井田北部以细粒砂岩为主,局部为砂质泥岩,底板岩性主要为泥岩及砂质泥岩,局部为砂质泥岩。~。15号煤层煤层自然厚度0~,储量利用厚度0~,为局部可采的不稳定煤层。煤层结构较简单,一般含一层夹矸,局部含2~3层夹矸,夹矸岩性多为泥岩。顶板岩性主要为细粒砂岩、砂质泥岩或泥岩,底板为泥岩、砂质泥岩,局部为细粒砂岩。~。16号煤层 煤层自然厚度0~,储量利用厚度0~,为局部可采的不稳定煤层。煤层结构简单;一般不含夹矸,局部含1~2夹矸,夹矸岩性为泥岩或炭质泥岩,顶板、底板岩性以砂质泥岩、泥岩为主,局部为细粒砂岩。井田内煤层倾角在25~40176。,煤类为1/3焦煤及肥煤,属炼焦用煤。 (三)煤 质物理性质本区煤呈黑色,条痕灰黑色、褐黑色,沥青~强沥青光泽。以暗煤为主,夹亮煤条带,为半亮型煤。裂隙较发育,内充填黄铁矿、方解石薄膜。煤层中见黄铁矿结核。阶梯状、参差状断口。条带状结构,层状构造。。化学性质和煤种(1)煤层的化学特性各煤层原、浮煤水分(Mad)在5%以下,属低水分煤层。浮煤水分高于原煤。9号煤层原煤灰分(Ad)~%,%。以中高灰煤为主。原煤全硫(St,d)~%,%,以低硫、低中硫煤为主,少数点为特低硫及中高硫煤。10号煤层原煤灰分(Ad)~%,%。原煤全硫(St,d)~%,%。12号煤层原煤灰分(Ad)~%,%。原煤全硫(St,d)~%,%。14号煤层原煤灰分(Ad)~%,%。原煤全硫(St,d)~%,%。 15号煤层原煤灰分(Ad)~%,%,全硫(St,d)~%,%。16号煤层原煤灰分(Ad)~%,%,全硫(St,d)~%,%。(2)元素分析浮煤元素分析成果:碳含量(Cdaf)~%,氢含量(Hdaf)~%,~%,氧含量(Odaf)~%。(3)其它有害元素煤中除含有硫外,还含有砷、氟、氯、磷等其它有害元素。① 砷(AS)煤中砷含量K18号孔16号煤层为24ppm,K11孔14煤层9ppm,其它测值都未超过8ppm,符合食品工业燃煤标准。浮煤砷含量0~8Pm。② 氟(F)煤中氟含量在108~373PPm,浮煤82~356PPm。③ 氯(Cl,d)~%。④ 磷(P)煤中磷含量:~%,%,以中磷煤为主,其次低磷煤。~%,%。~%,%,以低磷煤为主,其次中磷煤。~%,%。~%,%,以特低磷煤为主,其次低磷煤。~%,%。~%,%,以低磷煤为主,其次中磷煤。~%,%。~%,%,为低磷煤。~%,%。~%,%,为特低磷—低磷煤。~%,%。(4)微量元素煤中微量元素锗8ppm以下,钒6~80ppm,均未达到工业开采品位。(5)工艺性能① 燃烧性能各煤层低位发热量(Qnet,ad):~,;~,;~,;~,;~,;~。影响发热量的主要因素是灰分,二者成负相关关系。② 结焦性浮煤焦渣类型4~7,一般为6,粘结指数(GRI)32~95,胶质层厚度(y)6~39mm,说明煤具有较强粘结性。本次勘探,未做煤的小焦炉试验,据《桌子山煤田骆驼山井田深部区精查地质报告》10号煤层所作小焦炉试验,焦炭抗碎强度M40均大于70%,%,符合炼焦用煤要求。桌子山煤田白云乌素Ⅰ勘探区16162煤层峒探大样小焦炉试验,抗碎强度M40在68~%,~%,达到炼焦用煤质量要求(所采样品煤类为1/3JM)。本区煤质特征与全煤田煤质情况基本相同,也可作炼焦用煤。③ 灰成分、灰熔融性各煤层煤灰组成相近,~%,~%,Fe2OCaO一般在10%以下,其它成分(MgO、TiOSO3)在4%以下。由于灰分中Al2O3含量高,其软化温度(ST)亦高。各煤层ST值一般均在1500℃以上,属难熔灰分。④ 煤 类各煤层浮煤粘结指数一般在65以上。9号煤层浮煤挥发分(Vdaf)~%,%,胶质层最大厚度(y)8~21mm,煤类为1/3JM。10号煤层浮煤挥发分(Vdaf)~%,%,胶质层最大厚度(y)11~12mm,煤类为1/3JM。~%,%,胶质层最大厚度6~39mm,煤类为FM36及1/3JM。14煤层浮煤挥发分(Vdaf)~%,%,胶质层最大厚度(y)10~37mm,煤类为FM31/3JM。15煤层浮煤挥发分(Vdaf)~%,胶质层最大厚度(y)13~34mm,煤类为FM31/3JM。16煤层浮煤挥发分(Vdaf)~%,%,胶质层最大厚度(y)14mm,煤类为1/3JM。煤质及工业用途9煤层为中高灰分,低硫~中硫、难选、高挥发分、高发热量。煤质牌号为1/3JM。10煤层为中高灰分、低硫~中硫、难选、高挥发分、高发热量。煤质牌号为1/3JM。12煤层低中灰、低~中硫、高挥发分、高发热量。煤质牌号为FM36及1/3JM。14煤层为中灰~高灰分、中高硫、高挥发分、高发热量。煤质牌号为FM36及1/3JM。15煤层为中灰中高灰、低硫~中高硫、低磷煤,煤类为FM31/3JM。16煤层中灰、中高灰、低硫~高硫、特低磷、低磷煤。各煤层主要作为练焦和工业用煤。煤质特征见表212。煤的风化及氧化煤层风氧化带主要根据灰分(Ad)、挥发分(Vdaf)、发热量和腐植酸含量等指标确定。本区属低不粘煤,一般来说,风氧化带煤与正常煤层相比,灰分和腐植酸含量增高,挥发分指标和发热量降低。B、根据内蒙古安科安全检测检验公司出具的检验报告,我矿属瓦斯矿井,煤尘具有爆炸性,煤层自燃倾向性为Ⅱ级自燃。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53页 共53页B、水文地质条件库里火沙兔井田的直接充水含水层以孔隙含水层为主,裂隙含水层次之,直接充水含水层的富水性弱,补给条件、径流条件均较差,直接充水含水层单位涌水量qm。井田内虽然断层发育,但莫里、FFF6逆断层的导水性弱。区内无地表水体,水文地质边界较简单。因此,井田水文地质勘查类型划分为第一~二类,第一~二型,即孔隙~裂隙充水的、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中等的矿床。三、矿井的开拓方式一、保有资源储量为9963万吨,,,矿井服务年限为32a。二、井田开拓方式采用斜井(主斜井、副斜井和回风斜井)开拓,井口及工业场地位于井田西北部7勘探线和8勘探线之间。现矿井三条井筒已经落至底部+1100m(14煤底板),井底车场、中央变电所、水泵房等井底硐室及首采工作面业已形成。主斜井倾角23176。,井筒内装备一条钢绳芯胶带输送机担负煤炭的提升任务,且为矿井的辅助进风井兼作矿井安全出口;副斜井倾角24176。,井筒提升采用单钩串车提升,为矿井的主要进风井,同时兼作矿井安全出口;回风斜井倾角为18176。和23176。,为矿井专用回风井兼作矿井安全出口。井下主运输采用胶带输送机运输方式,辅助运输采用轨道运输方式。水平划分与标高井田内各可采煤层赋存标高为+1500m~+900m,高差为600m。井田总体构造形态为一向东倾斜的单斜构造,倾角一般25~40176。井田内发育一条近南北向的走向F3逆断层基本沿+1100m等高线把煤层分成两部分,上部分高差400m左右,下部分高差200m左右。设计将全井田划分为一个水平,水平标高+1100m。大巷布置根据确定的矿井开拓方案及水平划分,矿井初期开采F3走向逆断层西侧煤层(+1100m以上煤层)采用斜井石门开拓,初期无大巷。考虑矿井后期煤层倾角较大和剩余资源量少等因素,井筒至+1100m水平,后期开采时沿14号煤层底板向南布置+1100m南翼运输、辅运、回风3条大巷至10勘探线附近布置1组上山,运输、轨道、回风上山,负责开采F3逆断层东部南侧煤层;另沿14号煤层底板向北布置+1100m运输、辅运、回风大巷至6勘探线附近,采区布置运输、轨道、回风上下山负责开采F3逆断层东部北侧煤层。采区布置(1)采区划分,开采煤层厚度变化大,采区划分不仅要考虑初期合理,也要考虑有利于后期发展,同时还要兼顾地面设施的保护。根据本井田地质构造中等,煤层属倾斜煤层的特点,采区划分应结合工作面初、后期的生产能力和装备水平考虑,以适当加大采区尺寸、增加工作面推进长度、尽量减少工作面搬家次数、提高矿井单产及效率为原则,同时还要考虑到工作面合理的推进长度。结合考虑本井田煤层赋存特征、矿井开拓方式和巷道布置,采用斜井石门开采的F3走向逆断层西侧煤层划分为一采区;F3走向逆断层东侧煤层南部煤层划分为二采区;F3走向逆断层东侧煤层北部煤层划分为三采区。采 区 特 征 表序号采区名称地质资源储量(万吨)设计可采储量(万吨)设计服务年限(年)主采煤层煤层倾角(176。)采区尺寸备注走向长度(m)倾向长度(m)面积(km2)1一采区14煤25176。40176。378211232二采区14煤25176。40176。2112
点击复制文档内容
公司管理相关推荐
文库吧 www.wenkub.com
备案图鄂ICP备1701627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