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中国建筑物的特征教学设计模板-文库吧

2024-02-26 08:24 本页面


【正文】 立的地理环境中,经过数千年文明的演进,创造了光辉灿烂、独具一格的中华文化。中国建筑就是其中最令世人瞩目的一种。 本文作者是中国现当代建筑学家,早年就读清华大学,后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 1947 年曾参与纽约联合国大厦的设计工作,一生遨游建筑天地间,特别 是为发现、研究、保护中国古建筑倾注了毕生的精力。由这样一位专家来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是再合适不过了。 作者首先指出了中国建筑体系是独特的,并从地域和历史,即空间和时间两方面作了简要的说明。地域分布是广阔的,不独局限于中国境内,几乎涵盖了整个东亚大陆:东到日本,南至越南,北至蒙古。历史则源远流长,从考古发掘的情况来看,公元前 1500 年时,这个体系就已经基本形成了,并一直保留到了近代,在 3500 年的历史中不断完善。 ,讨论问题。 ( 1)如何把握全文的整体结构 ? 【明确】这篇说明文具有 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的特点,把握好本文的篇章结构,便于读懂课文。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前两段从地域分布和历史跨度方面说明中国建筑的影响,可以看作是引论;中间谈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对中国建筑方方面面的特点予以总括说明;然后,作者用很大的篇幅探讨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揭示为什么的问题,进一步深化了谈论的主题;最后一段,从古为今用的立场出发,提倡熟悉中国建筑的文法和词汇,在现代社会把我们民族优良的建筑传统发扬光大,可以看作是结语。中间两部分,介绍特征,探讨风格,是学习的重点。 ( 2)作者着重说明 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中的哪几项 ? 【明确】作者总结出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并不是平均用笔的,而是根据重要程度或说明的难易程度有所侧重,重点说明的特征有:(一)平面布置,表现出中国院落文化的特色;(二)结构方法,体现了中国建筑结构体系的特殊性;(三)斗拱,是中国建筑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四)屋顶,斜坡飞檐是中国建筑的典型形象;(五)色彩,大胆使用朱红和彩绘成为中国建筑鲜明的特色。 ( 3)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中国建筑的 amp。lsquo。文法 amp。rsquo。? 【明确】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借语言文字中文法的术语 来说明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所谓中国建筑的 amp。lsquo。文法 amp。rsquo。,是中国建筑几千年来形成并沿用的惯例法式,从建筑框架,到整体构成,从台基到屋顶,都有一定之规,有它的拘束性,但也有它的灵活性,体现在具体的建筑上,既表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也具有独特的个性。 ( 4)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 ? 【明确】这也是用语言和文学为喻。各民族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但表现出来的形式却有很大不同,恰似不同民族的语言,表达同一个意思,语言形式却不相同一样。所谓的可译性,是指各 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一性质,可以透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出来。 中国建筑物的特征教学设计模板【篇二】 一、内容及其解析 本课要学的内容《中国建筑的特征》是一篇自然科学小论文,其核心是总括说明我国建筑的特征,理解这篇文章的关键是要掌握其文体特点,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结构的逻辑性和文章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在初中到高中的课文中,我们已接触过说明文,本课作为自然科学小论文就是说明文的深度发展,即说明文重在说明,而说明性论文重在说明后的论述。因此,本课在本学科教学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有巩固说明文知识、向纵深开掘论文知识、为今后论文写作打基础的作用。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清文章思路,掌握说明顺序以把握结构的逻辑性,并体会语言 运用的准确性与严密性,解决这两个重点的关键是要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准确运用语言的能力,方法是加强变式训练。 二、目标及其解析 目标定位: ; ,把握结构的逻辑性; 。 目标解析: ; ; 能准确把握。 三、问题诊断与分析 本课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 困难是难以把握作者思维的逻辑性。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限。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强化学生的抽象思维,加强学生对事物的理性认识,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五、教学过程 六、导入新课
点击复制文档内容
医疗健康相关推荐
文库吧 www.wenkub.com
备案图鄂ICP备1701627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