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 第一章 食品质量管理绪论-文库吧

2024-12-19 00:22 本页面


【正文】 进行证实的全部有计划和有系统的活动。 核心问题: 提供信任 应 提供具体的证据或证明 而不仅仅是口头上,往往用合同形式肯定下来,并由供方(如企业)采取措施予以保证。 范例: 提供质量手册 第三方的型式检验报告 提供质量体系认证证书或名录 范例: 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可以实现质量保证,因为这样的质量管理体系将所有影响质量的因素,包括技术、管理和人员方面的,都采取了有效的方法进行控制,因而质量管理体系具有持续稳定的满足规定质量要求的能力。 ⑺ 质量改进 ( quality improvement) 质量管理的一部分 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 质量改进的必要性 来自市场竞争的压力; 来自顾客要求的变化; 来自组织内部的变化; 来自社会政府的要求。 质量改进的重要性 具有很高的投资收益率; 提高产品质量,减少不合格品; 降低成本,增产增效。 提高顾客满意度,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提高组织凝聚力,充分发挥内部潜力。 产品质量是由过程所决定的;质量改进是通过改进过程来实现的;质量改进本身也是一个过程。 质量改进的对象可能涉及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过程和产品,可能会涉及组织的方方面面。 质量改进的基本过程 —— PDCA循环。 PDCA为 :策划( Plan)— 实施 (Do)— 检查 (Check)—处置 (Act) 质量委员会 质量改进团队 质量圈(部门内) 最高管理层 职能部门 运作部门 正式组织 非正式组织 实施层 管理层 质量改进团队(质量圈)也称质量改进小组、提案活动小组、 QC小组等 质量改进的组织 质量管理实践表明,只有将持续改进作为质量管理的一项基本原则,积极寻找不足和差距,积极发现改进的项目和关键质量要求,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才能不断提高其质量水平,增强组织体系或过程实现产品并使其满足要求的能力,保持稳定的、较高的质量水平,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实现目标不同 解决问题不同 最终结果不同 采取手段不同 区别 质量改进 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 消除系统性问题 是提高现有的质量保证能力,其结果是质量提高。 通过不断采取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质量控制 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 消除偶发性问题 充分发挥现有的质量保证能力,其结果是质量维持。 主要通过日常的检验、试验调整和配备必要的资源,维持现有的质量水平。 联系 质量改进与质量控制都是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质量控制是质量改进的基础,质量改进是将质量控制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和水平。 质量改进概念的理解(与质量控制比较) ⑴ 质量检验阶段 采用“检验法” 合格 制造产品 检验 判断 入库 不合格 返工 优点: 设立专职检验职能 检验人员根据技术标准,利用各种检验手段进行检验,作出判断,防止不合格品出厂。 改变了工人集生产与检验于一身的状况,促进了质量管理的发展。 缺点: 以事后检验和把关为主 很消极 “ 死后验尸 ” ⑵ 统计质量控制 ( SQC) 阶段 以数理统计方法与质量管理的结合,通过对过程中影响因素的控制达到控制结果的目的。 主要包括: ① 统计过程控制 ( SPC) ( 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 借助数理统计方法的过程控制工具 实时监控 在生产过程中的关键部位,在生产线上抽样、检验、分析、调整。 用于控制大批量产品质量 ② 统计抽样检验 1929年,美国的道奇提出了抽样检验法,解决了全数检验的难题。 优点: 以积极的预防和改进为主。 (质量的预防性控制与事后检验相结合) “ 防犯于未然 ” “ 救火不如防火 ” 最大限度减少不合格品的产生 “ 良好的产品质量是设计、制造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 ” 缺点: 影响产品的质量因素非常多,单纯依靠统计方法不可能得到全面解决。 统计质量控制阶段缺点: 过分强调质量控制的统计方法,忽视其组织管理工作,使得人们误认为 “ 质量管理就是统计方法 ” ,数理统计方法理论比较深奥,是 “ 质量管理专家的事情 ” ,因而对质量管理产生了一种 “ 高不可攀、望而生畏 ” 的感觉。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质量管理统计方法的普及推广。 ⑶ 全面质量管理 ( TQM) 阶段 (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全面质量管理 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相关方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一种管理途径。 注:相关方是指本组织所有者、员工、供方、合作伙伴或社会。 TQM 全面质量管理概念最早见于美国菲根堡姆博士1961年发表的《全面质量管理》一书。 “全面质量管理是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到充分满足用户要求的条件下,进行市场研究、设计生产和服务,把企业的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的活动构成为整个的有效体系”。 以 满足顾客需要为标准 顾客是什么? 范例: 顾客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是上帝;像我们的亲人;是真正的老板 —— 给工资的人。 (北京华联综合超市有限公司) 范例: 顾客是指接受产品或服务的组织或个人。顾客可以是组织内部的或外部的。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 :没有顾客就没有市场,就没有组织效益。 因此,组织要提高效益就必须持续增强顾客满意。 特点: “三全一多” ① 全员、全过程、全面的质量管理 ② 多方法的质量管理 提问: 产品质量是不是需要企业全体人员参与 ? 例如机器修理人员可以提高操作机器设备的精度,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质量。 市场销售人员可以反馈产品质量信息,为产品质量提高提供依据。 所以现在企业往往把产品质量与员工的经济收入挂钩。 补充知识 质量成本 ( Quality Costs) ( Product Liabilit
点击复制文档内容
教学课件相关推荐
文库吧 www.wenkub.com
备案图鄂ICP备1701627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