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岁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文库吧

2024-12-20 03:31 本页面


【正文】 不固,各种时邪易于感触。邪从鼻入,肺卫受邪,易于发生流行性感冒、麻疹、痄腮、水痘等时行疾病;邪从口入,脾胃受邪,易于发生痢疾、霍乱、肝炎、小儿麻痹症等时行疾病。时行疾病一旦发生,又易于在儿童中互相染易,造成流行。 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概述 服务对象: 0~ 36个月儿童 操作对象: 儿童 家长或监护人 指导内容: 中医饮食起居、穴位按揉方法 目的: 改善健康状况、促进生长发育 服务流程图 服务流程图说明(一) 预约儿童家长: 在儿童 1 1 2 36月龄时,结合儿童健康体检和预防接种的时间,预约儿童家长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接受儿童中医药健康指导。 服务流程图说明(二) 儿童中医饮食起居指导: 根据不同月龄儿童的特点,向家长提供儿童中医饮食调养、起居活动指导。 服务流程图说明(三) 传授中医穴位按揉方法: ① 在儿童 12月龄时,向家长传授摩腹和捏脊的方法; ② 在 1 24月龄时,向家长传授按揉足三里、迎香穴的方法; ③ 在 36月龄时,向家长传授按揉四神聪穴的方法。 中医保健方法 饮食调养 1. 养成良好的哺乳习惯,尽量延长夜间喂奶的间隔时间。 2. 养成良好饮食习惯,避免偏食,节制零食,按时进食,提倡“三分饥”,防止乳食无度。 , 食物宜细、软、烂、碎,而且应品种多样。 4. 严格控制冷饮,寒凉食物要适度。 中医保健方法 起居调摄 1.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逐步养成夜间睡眠、白天活动的作息习惯。 2. 养成良好的小便习惯,适时把尿;培养每日定时大便的习惯。 3. 衣着要宽松,不可紧束而妨碍气血流通,影响骨骼生长发育。 4. 注重四时调摄。春季注意保暖,正确理解“春捂”;夏季纳凉要适度,避免直吹电风扇,空调温度不宜过低;秋季避免保暖过度,提倡 “三分寒”,正确理解“秋冻”;冬季室内不宜过度密闭保暖,应适当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5. 经常到户外活动,多见风日,增强体质 中医保健方法 穴位按揉(一) 摩腹 :腹部。 :操作者用手掌掌面或示指、中指、 环指的指面附着于小儿腹部,以腕关节 连同前臂反复做环形有节律的移动,每 次 1~ 3分钟。 :具有改善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 收的作用。 中医保健方法 穴位按揉(二) 捏脊 :背脊正中督脉两侧,大椎至尾骨末端处。 : ①操作者用双手的中指、环指和小指握成空拳状,示指半屈,拇指伸直并对准示指的前半段(见图 1)。 图 1 捏脊手法示意图 ②施术从长强穴旁开始,操作用双手示指与拇指合作,在示指向前轻推患儿皮肤的同时与拇指一起将长强穴旁的皮肤捏拿起来,然后沿督脉两侧,自下而上,左右两手交替合作,按照推、捏、捻、放、 提的前后顺序,自长强穴旁向前捏拿至脊背上端的大椎穴旁。如此循环,根据病情及体质可捏拿 4~ 6遍。 图 2 捏脊操作示意图 ③从第 2遍开始的任何一遍中,操作者可根据不同脏腑出现的症状,采用“重提”的手法(用双手的拇指与示指合作,将捏拿住的皮肤用较重的力量向上提拉一下),有针对性的刺激背部的脏腑俞穴,以便加强疗效。最后一遍捏拿结束后,用双手拇指指腹在儿童腰部的肾俞穴处揉按(在揉动的同时用拇指适当地向下施以一定的压力) 20~30次。 :具有消食积、健脾胃、通经络、调节脏腑 功能、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中医保健方法 穴位按揉(三) 按揉足三里穴 :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 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 处(见左图)。 :操作者用拇指端按揉,每 次
点击复制文档内容
教学课件相关推荐
文库吧 www.wenkub.com
备案图鄂ICP备1701627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