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冠状动脉病变与心梗-文库吧

2025-03-07 01:06 本页面


【正文】 心力衰竭型 猝死型 冠状动脉病变分类 一、隐匿型 患者有冠状动脉硬化,但病变较轻或有较好的侧支循环,或患者 痛阈 较高因而无疼痛症状。 二、心绞痛型 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由于心肌负荷的增加引起心肌急剧的、短暂的缺血与缺氧的临床综合征。 三、心肌梗死型 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 心肌 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 冠状动脉病变分类 四、心力衰竭型 (缺血性心肌病) 心肌纤维化 ,心肌的血供长期不足,心肌组织发生营养障碍和萎缩,或大面积心肌梗死后,以致纤维组织增生所致。 五、猝死型 分类标准 患者心脏骤停的发生是由于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痉挛或 栓塞 ,导致心肌急性缺血,造成局部电生理紊乱,引起暂时的严重 心律失常 所致。 心绞痛 动脉硬化发展到一定程度 ,冠状动脉狭窄逐渐加重,限制流入心肌的血流。心脏得不到足够的氧气供给,就会发生胸部不适,即心绞痛。不同人的心绞痛发作表现不一。多数人形容其为 胸部压迫感 , 闷胀感 憋闷感 ,部分病人感觉向双侧肩部、背部、 颈部 、咽喉部放散,休息或者含服硝酸甘油缓解。 心肌梗塞 心肌梗塞为冠心病的另一种表现,它的 胸痛 症状持久而严重,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无效。 心肌梗塞 时冠状动脉完全阻塞,该部分心肌因为没有血液供氧而坏死。多数由于狭窄部分形成血凝块、粥样斑块破裂或血管痉挛等因素引起。 急性心肌梗死 定义 AMI是急性心肌缺血性坏死,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 坏死。 急性心肌梗死 发病率 • 九十年代初发病率为千分之 ,并呈快速增长趋势,发病年龄年轻化,四十岁后随年龄增大而升高,男性高于女性,北方高于南方,城市高于农村。 0123欧美国家中国单位 ‰ 急性心肌梗死 病因和 发病机制 冠脉粥样斑块破裂 → 血栓形成 → 管腔急性闭塞 →缺血 1小时以上 → 急性心肌梗塞(缺血 20- 30分钟心肌即有少数坏死, 1- 2小时大部分心肌凝固性坏死)严重的冠脉痉挛也是 AMI的重要因素 冠状动脉破裂斑块 急性心肌梗死 病因和 发病机制 促使斑块破裂出血及血栓形成的诱因有: 1.交感神经活动增加,冠状动脉张力增高。 2.饱餐后,血脂增高,血粘稠度增高。 3.重体力活动、
点击复制文档内容
教学教案相关推荐
文库吧 www.wenkub.com
备案图鄂ICP备1701627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