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煤矿应急预案事故风险评估-文库吧

2025-04-02 05:56 本页面


【正文】 地点的通风及瓦斯情况,并设好警戒。5)、贯通后要及时调整通风系统,防止风流短路,各用风地点风量分配要合理,无串联风、循环风、采空区通风。1)、每年进行瓦斯等级鉴定,根据鉴定结果进行矿井瓦斯管理。2)、完善瓦斯检查制度。我矿专门设有通风科,通风科设专职瓦斯检查员,负责井下各工作地点瓦斯检查。采掘工作面的瓦斯浓度每班至少检查三次,严格瓦斯检查员现场交接班制度,炮掘工作面严格执行“一炮三检”“三人联锁”放炮制度和瓦斯检查原始记录、瓦斯牌板和瓦斯日报表“三对口”制度,严禁脱岗、空班、漏检和假检。3)、井下班组长、瓦检员、安检员入井时,要随身携带便携式瓦检仪,对工作地点的瓦斯浓度进行检查,只有瓦斯浓度小于1%时,方可作业。4)、管好用好现有的瓦检器,定期进行维修,使其保证完好使用。5)、瓦斯超限或涌出异常,必须及时采取措施处理,严禁瓦斯超限作业。6)、每班至少检查三次井下各作业地点的通风状况和瓦斯浓度,所有采掘工作面都须安设瓦斯自动检测报警断电装置。7)、及时处理局部积聚的瓦斯,生产中易于积聚瓦斯的地点有,采煤工作面的上隅角和采空区边界,顶板冒落的空洞内,低风速巷道的顶板附近。瓦斯检查员应每班不少于三次(除工作面外)巡回检查上述地点的瓦斯情况,如发现瓦斯积聚时,必须采取专项措施进行处理。8)、采煤工作面上隅角和采空区边界超限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9)、处理局部高冒区域或封闭采空区时,要按规定检查有关地点的瓦斯浓度。10)、局部通风机因故停风,必须断电、撤人;恢复通风前,必须先检查瓦斯;只有停风区中最高瓦斯浓度不超过 1%%,%时,方可人工开启局部通风机。1)、监控中心瓦斯监测监控系统有相关的规定。2)、监控中心按照《安全监测装置管理办法》及矿井安全生产的需要设置传感器,传感器设置位置必须符合《安全监测装置管理办法》的规定。3)、监控中心对安全监测系统的安全运行承担主要责任,必须保证系统软件、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4)、监控中心按照《安全监测装置管理办法》的规定,对传感器、分站、瓦斯电和风电闭锁红绿灯进行检查、调校、维修。5)、我矿值班领导对安全监测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工作。6)、矿值班领导、调度员、瓦检员、安全监测维护人员必须按照《安全监测装置管理办法》的规定完成各自所承担的任务。1)、严格明火管理,严禁携带烟草及烟火物品下井,井口必须设有安检检身人员,严格执行《煤矿入井人员》检身制度。严禁穿化纤衣服入井,井口20米内禁止烟火,井下严禁用灯泡取暖或自行拆开矿灯,严禁不符合规定的电器设备入井。2)、井下电气设备必须保持良好的防爆性能,煤电钻要用专用电缆并实行综合保护,电缆接头严禁有“羊尾巴”、“鸡爪子”、“明接头”;维修搬迁井下电器设备必须停电;矿灯要完好使用,禁止拆开、敲打、撞击。3)、井下和井口附近不得使用电焊、气焊焊接等工作,必须有机运队专业人员在安检和瓦检允许的情况下使用。4)、严格放炮制度。放炮必须用取得许可证的煤矿许用炸药和煤矿许用雷管。打眼、装药、封填水炮泥和炮泥、放炮等工序,必须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建设安全规定》的要求进行。5)、严禁带电打开和移动电气设备的电控箱。火灾事故风险评估事故类型:火灾事故事故危害:1)、造成人员伤亡,井下发生火灾后生成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特别是一氧化碳造成井下人员中毒死亡。2)、影响生产,造成局部或全部停产。3)、造成煤炭资源的损失,封闭火区将冻结大量的可采煤量。4)、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火灾将烧毁大量的设备,另外还消耗大量的人、财、物。5)、可能引起瓦斯、煤尘爆炸事故。6)、产生火风压破坏通风系统,导致事故扩大。(1)内因火灾:1)、煤炭具有自燃倾向,并且呈破碎堆积状态。自然倾向分三类:Ⅰ类:容易自燃,Ⅱ类:自燃,Ⅲ类:不易自燃。(自然倾向取决于:煤的化学成分、煤的物理性质、煤岩成分)2)、有不断的氧气供给。3)、氧化生成的热量大量堆积,难以及时散失。氧化过程分三类,潜伏阶段、自热阶段、燃烧阶段。(2)外因火灾:外因火灾是由于外来热源引起的,地面火灾大部分是外因火灾。井口建筑物内违章使用明火或电焊作业,容易引起外因火灾。1)、存在明火:吸烟、电气焊、喷灯焊、电炉、灯泡取暖。2)、出现电火花:电钻、电机、变压器、开关、插销、接线三通、电铃、打点器、电缆等出现损坏、过负荷、短路等,引起电火花。3)、违章放炮:放明炮、糊炮、空心炮、动力电源放炮、不装水炮泥、倒掉药卷中的消烟粉、炮眼深度不够、最小抵抗线不符合规定等都会产生放炮明火。4)、瓦斯、煤尘爆炸:瓦斯、煤尘爆炸引起火灾。5)、机械摩擦及物体碰撞:能引燃可燃物引起火灾。主运输巷道、回风巷道、采掘工作面、采空区、躲避硐室、变电所材料巷等场所。1)、低温氧化阶段:煤的低温情况下能吸附氧,生成不稳定的的氧化物,放出少量的热,煤的温度不断升高。2)、自热阶段:随着时间的增长,煤的氧化速度加快,放热量增大,如果热量不能及时散失,煤温就逐渐升高。空气中的氧含量减少,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含量高,空气湿度增大形成雾气,巷道壁上有水珠。3)、燃烧阶段:煤的自热温度不断上升,达到临界温度,氧化速度急剧加快,产生大量的热量使煤达到着火温度,煤就开始燃烧。燃烧时产生大量的可燃气体并出现特殊的火灾气味如煤油味等,有时出现烟雾和明火。 火灾防范措施1) 、保证井下按《煤矿安全规程》要求设置的消防洒水管路完好。2) 、井下各主要机电硐室均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且配备足够数量的灭火器材。3) 、矿井设地面消防材料库和井下消防材料库,按需要配备消防器材。4) 、完善井上下消防管路系统,并配齐各种消防器材。采掘工作面和皮带机头等处都必须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材,以备火灾时使用。5) 、井下硐室内严禁存放汽油、煤油、变压器油。井下使用过的棉纱、布头等放在盖严的铁筒内,并定期送到地面处理。6) 、加强油脂管理,井下设备使用的液压油、齿轮油必须存放在加油站点。油桶必须上架、挂牌,其周围无可燃物,存放地点至少配备2台8kg的干粉灭火器。7) 、加强运输设备的维护,保证托辊齐全、完好及皮带下无浮煤。8) 、正确安装和使用井下电器设备,禁止过负荷运转,9) 、必须对井下可能产生明火或引起火灾的地点进行检查。10) 、定期检查维修矿井通风系统及主要通风机的反风设备,并按要求进行反风演习,保证需要时灵活可靠。11) 、易发热的电器设备,运行时必须有降温措施,杜绝设备高温运行。12) 、在井口房内、井下主要硐室和井下主要进风井巷中进行电气焊作业时,必须制定、审批电气焊措施,并严格贯彻执行。1)、工作面顶煤留设符合《作业规程》的规定,及时清净工作面、皮带巷、回风巷的浮煤和积尘,不向采空区内清理浮煤。2)、合理设置通风构筑物,及时封闭采空区,提高采空区密闭质量,密闭墙的结构和厚度、充填层的规格等符合设计要求。在采空区密闭施工过程中,每天有专人检查验收。3)、及时清理设备、电缆上的浮煤和积尘,防止设备运行高温导致自燃发火。4)、做好设备检修和维护,搞好正规循环,以保证正常的回采速度。提升运输事故风险评估 事故类型:机械事故事故危害:运输事故主要类型有:矿井提升事故、掘进运输事故等。煤矿提升运输事故一般发生在提升及运输过程中,无季节影响。提升运输系统中危险和危害因素较多,可能造成断绳、过卷、人员及物体坠落、物体打击、火灾、机械伤害、断带、断绳、飞车、倒带、触电、矿车掉道、跑车、人员违章伤亡、机车掉道、机车追尾、机车蹭帮、过速飞车等危险,都可
点击复制文档内容
教学教案相关推荐
文库吧 www.wenkub.com
备案图鄂ICP备1701627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