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检验科生物安全手册-文库吧

2024-08-04 08:29 本页面


【正文】 防护、控制情况、废物处置情况等。科室负责人负责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全面管理,检查、督促生物安全监督员工作,每季度进行科室生物安全工作检查,检查内容包括:生物安全监督员工作记录、菌(毒)株、样本的运输、保存、使用、销毁情况、生物安全实验室的消毒和灭菌情况以及感染性废物的处理情况、生物安全设备的运行、维护情况、防护物资的储备情况。生物安全监督员负责实验室日常工作的生物安全监督、检查,内容包括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执行情况、个人防护要求执行情况、实验室人员的生物安全操作是否规范等,及时发现、纠正违规行为,避免生物安全事故发生。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必要时制定纠正措施或实施整改,并进行跟踪验证。按照资料、档案管理制度保存所有检查记录,及时归档。将自查发现的问题作为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计划解决。生物安全实验室资料档案管理制度为确保生物安全实验室各类活动记录、资料按要求归档、保存,特制订本制度。与生物安全相关的各类活动的记录均应按照本制度执行。生物安全实验室的记录、资料保存不得少于20年。生物安全实验室记录、资料应至少包括:生物安全手册、生物安全管理制度、人员培训考核记录、生物安全检查记录、健康监护档案、事故报告、分析处理记录、废物处置记录、实验记录、菌(毒)种和样本收集、运输、保存、领用、销毁等记录、生物危害评估记录、生物安全柜现场检测记录、消毒、灭菌效果监测记录等。生物安全实验室资料档案原则上不外借。因工作需要复制档案资料者需经批准。超过保存期限的档案资料、记录,应通过生物安全领导小组的讨论、鉴定,批准是否实施销毁,销毁应至少两人实施,做好销毁记录。生物安全实验室人员培训、考核制度为确保实验室全体员工熟悉生物安全法律、法规,建立生物安全意识,保证相关工作人员掌握开展工作必需的生物安全知识和技术,避免实验室感染,防止实验室事故,特制订本制度。制定年度生物安全培训、考核计划,报生物安全领导小组批准后实施。培训内容:生物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办法、标准、本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应急预案、紧急事件的上报和处置程序、生物安全风险评估、生物安全操作规范、仪器设备的使用、保养、维护、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菌(毒)株及样本的收集、运输、保藏、使用、销毁、实验室的消毒与灭菌、感染性废物的处置、急救等。每年组织全员(包括实验室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样本运送人员、保洁员等)的生物安全培训、考核。针对不同的工作岗位,在全员培训的基础上,组织开展专项生物安全培训。培训应该由取得北京地区实验室生物安全师资培训合格证的人员进行。培训后应对参加培训的人员进行考核,考核形式可采取多样化,如笔试、口试、实操等。对考核合格的工作人员颁发相关岗位的上岗证。建立并保存生物安全工作人员的培训、考核档案。做好生物安全培训需求和效果的评估工作,为制定年度培训、考核计划提供依据。对新上岗、转岗的员工进行生物安全相关知识、生物安全手册等的培训,明确所从事工作的生物安全风险。1进入实验室的外单位人员(包括进修、实习等工作人员)的由所在科室,根据所从事工作的生物安全风险进行必要的生物安全培训,所有工作均在带教教师指导下进行,学习期间不得从事危险性较高的工作。1当有关部门新颁发、修订生物安全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等,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进行修改后应组织开展相关内容的培训和考核。1按照档案资料管理制度保存与人员培训、考核相关的记录。意外事件处理及报告制度:规定实验室职业暴露处理程序,规范发生职业暴露时处理原则、报告和登记流程。:实验室工作人员和涉及处理职业暴露的有关人员。:;;,并保存有关记录;。:,快速有效的对意外暴露人员进行紧急医学处置;对污染区域进行有效的控制,最大限度的清除和控制污染物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和扩散;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暴露人员的医学观察等原则和步骤进行处理;,消除或最大程度降低病原微生物对暴露人员的伤害;同时,有效的污染区域进行防控,最大限度的防止污染物对周围人员和环境的污染。,要立即向实验室负责人和实验室生物安全领导小组报告事故情况和处理方法,以及时发现处理中的疏漏之处,使处理尽量完善妥当。,在进行紧急医学处置的同时,要立即向实验室负责人和实验室生物安全领导小组报告情况;实验室负责人和实验室生物安全领导理小组要立即协调现场紧急处理和周围环境污染防控;协调医学专家评估职业暴露的危害性和对暴露人员的伤害程度;对药物可以治疗和预防该污染物感染的,力争在暴露后最短时间内开始预防性用药;留取暴露人员相应的标本备检,并同时进行医学观察。(见下表),详细记录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经过;暴露方式;损伤的具体部位、程度;接触物种类(培养液、血液或其他体液)和含有HIV的情况;处理方法及处理经过(包括赴现场实验室负责人和实验室生物安全领导小组成员以及专家);是否采用药物预防疗法,若是,则详细记录治疗用药情况、首次用药时间(暴露后几小时或几天)、药物毒副作用情况(包括肝、肾功能化验结果);定期检测的日期、检测项目和结果。,是否需要避免或终止妊娠。,实施形式,人员、范围,评估防控处理的效果;总结和评估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工作程序中是否存在不当,发生暴露人员试验操作等过程是否存在失误,整改措施和实行。:工作人员发生意外事故时,如针刺损伤、感染性标本溅及体表或口鼻眼内,或污染实验台面等均视为安全事故,应立即进行紧急医学处置(根据事故情况采用相应的处理方法)。职业暴露处理方式根据生物安全危害度和暴露程度,现场初步评估职业暴露危害程度和选择处理方式。一、化学污染。,根据造成污染的化学物质的不同性质用药。(医生报告医务处,护士报告护理部),并报告感染管理科。二、针刺伤、体液污染的针头或其他锐器刺伤后,应立即用力捏住受伤部位,向离心方向挤出伤口的血液,不可来回挤压,同时用流动水冲洗伤口;%酒精或安尔碘消毒伤口,并用防水敷料覆盖;(医生报告医务处,护士报告护理部),并报告感染管理科、领取并填写《医疗锐器伤登记表》,必须在72小时内作HIV、HBV等的基础水平检查;,应尽快注射抗乙肝病毒高效价抗体和乙肝疫苗;,应尽快于被刺伤后做HCV抗体检查,并于4-6周后检测HCV的RNA;,应及时找相关专家就诊,根据专家意见预防性用药,并尽快检测HIV抗体,然后根据专科医生建议行周期性复查(如6周、12周、6个月等)。在跟踪期间,特别是在最初的6-12周,绝大部分感染者会出现症状,因此在此期间必须注意不要献血、捐赠器官及母乳喂养,过性生活时要用避孕套。三、皮肤、粘膜、角膜被污染,应立即用肥皂和流动水冲洗;、体液意外进入眼睛、口腔,立即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请专科医生诊治;48小时内向有关部门报告(医生报告医务处,护士报告护理部),并报告感染管理科领取并填写相关登记表。四、标本污染、衣物有明显污染时,可随时用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浸泡3060分钟,然后冲洗干净。,用10002000mg/l有效氯溶液撒于污染表面,并使消毒液浸过污染表面,保持3060分钟,再擦除,拖把或抹布用后浸于上述消毒液内1小时。,和对检测项目的影响,选用适当的方法。:(第三版)生物安全实验室安全保卫制度为了做好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管理,做到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特制定本制度。生物安全实验室安全保卫工作实行责任制,并制定应急预案。2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实验活动应与其生物安全防护等级相适应。非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须经实验室工作人员批准。菌(毒)株、样本等感染性物质、剧毒物质等实行专人负责,并建立保存清单和领用、销毁记录。当发生上述物质的遗失、被抢等意外情况时,应启动应急预案。
点击复制文档内容
党政相关相关推荐
文库吧 www.wenkub.com
备案图鄂ICP备1701627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