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方法-文库吧

2025-02-02 14:07 本页面


【正文】 体 ” 课程整合 (CurriculumIntegration)意味着对课程设置、各课程教育教学的目标、教学设计、评价等诸要素作系统的考量与操作,也就是说要用整体的、联系的、辩证的观点来认识、研究教育过程中各种教育因素之间的关系 . 比较狭义的课程整合通常指的是,考虑到各门原分列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将这些课程综合化。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 指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目的、任务与学科教学课程的目的、任务整合在同一教学(学习)过程中。整合结果: 信息技术环境下基于真实活动的结构化知识技能的教与学活动 ( 综合实践活动)。26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认知与技术研究室 徐晓东27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认知与技术研究室 徐晓东( 1)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1o 图 1左侧的 “ 整合 1” 部分显示了 “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 即信息技术用于教的特征。o 这一层面的整合结果包括: CAI、 Webbased CAI、 CMI、 校内闭路电视、卫星传输教学节目、电影、幻灯等利用信息媒体展示教学信息而开展教学的模式。 28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认知与技术研究室 徐晓东(2)信息技术与学习活动的整合 2 o 图 1右侧 “ 整合 2” 部分显示了 “ 信息技术与活动课程的整合 ” 即反映出信息技术支持学的特征。o 这一层面整合结果包括:CAL、 CSCL、 利用计算机网络开展的讨论、在线会议、利用视频会议开展网上讨论学习、在线答疑等模式 。o 与( 1)不同的是,这一层面的整合体现了信息技术不只是作为呈示教学信息和抽象知识的载体,它更多的是作为教与学的互动,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的工具特点。 29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认知与技术研究室 徐晓东(3)学科教学与学生学习活动的整合 o 上述( 1)、( 2)两方面共同构成了目前大多数学者和中小学教师认为的 “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 的概念。o 同时,图 1下面 “ 整合 3” 部分显示,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在国外 “20 世纪 50年代以来这两种课程形态由截然分开和彼此对立走向相互融合和趋向统一,熔于一炉,从而形成了以建构主义课程观为基础的 ‘ 学生本位课程 ’” (丁邦平 顾明远, 2023)。o 结合活动开展学科教学,在我国一些学校也有所实施。30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认知与技术研究室 徐晓东(4)信息技术与学科及实践活动的整合 o 图 1中间 “ ITE学科整合 ” 部分显示,信息技术教育( ITE)学科与其他学科(如语文、数学)以及活动课程的整合。o 它反映了整合后的综合课程的特征,又指明了在真实活动或学习共同体中体验性的知识建构与技能获取的必要性,同时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支持这一学习的 ITE课程、学科课程、活动课程之间的整合。o 其结果是: 信息技术环境下基于真实活动的结构化知识技能的教与学活动 。31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认知与技术研究室 徐晓东课程整合为哪般 ?该整合什么 ? o 教育内涵结构的典范变迁o 内容 : 学科整合 跨科整合o 制度:必修 选修o 形式: 学习经验 with生活情境o 来源 : 寻求知识的意义 (自我 /社会的兴趣 、 关心 、 争论 )32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认知与技术研究室 徐晓东课程整合的重点是 … 活 !o 赋予学校本位及教师专业的课程设计o 学习形态n 教师为主体 学生为主体o 学生n 协商合作 、 巧用工具 、 好学好问 !o 培养学生基本能力n 活生生 的 经验n 活跳跳 的 动脑n 活泼泼 的 态度33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认知与技术研究室 徐晓东基于问题的学习( PBL) 的特色 真实世界的 非结构化 /开放性 问题 (drivingquestion)n 聚焦学习目标问题解决 历程 (problemsolving)n 从学习活动中组织出概念原则拥有感 (ownership)n 实现学生 主体 (studentdirected)的主动学习共同体建构n 注重学生自评和互评  网络 =认知学习 工具(mindtools,cognitivetools)作品( artifacts)、 或 产出( product)、 或 展示 共同体 (munity)互动n 学生、教师及社区人们 一同合作探索 问题 教师 =学习的促进者(facilitator,mentor)34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认知与技术研究室 徐晓东基于项目的学习 (PBLProjectBased learning)o 终点 (学生的产出 product)n 报道 :广播新闻稿 ﹑ 我的 家人报道 ﹑ 介绍我的邻居 ﹑ 我的 同学/好友 ﹑ 生活中的小人物 /领袖人物 ﹑ 绘制动物生活史图鉴 …n 传单或海报 :节水偏方 (计划 )传单海报;电影宣传海报,交通安全、爱护环境等公益广告 …n 网状 分析 图 :水污染的成因 ﹑ 水灾防治 手冊 ﹑n 计划 :规划假期旅行 ﹑ 选购电脑一台 …n 演出一段戏剧 ﹑ 建造模型 …o 起点 (驱动问题 DrivingQuestion)n 学生有兴趣 (自主 )的、 真实 世界的、非 结构 性、 议题 、 问题 或 任务35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认知与技术研究室 徐晓东167。想想看,一公升的水可以做什麼事情167。猜猜看,你每天需要用多少公升的水 洗臉、洗手、刷牙、淋浴或盆浴、馬桶沖水、喝水、煮飯、洗碗盤、 洗衣服、洗抹布、洗車、拖地、澆花 …… .167。蒐集全家成員每個人每天所使用的水量數據167。比較不同家庭、不同班級、不同地區、不同國家的人所使用的水量167。對你自己每天所使用的水量作解釋167。決定自己一天究竟要使用多少水 Do it!!167。撰寫發現報告,與全世界的學生分享一個真實的問題一個真實的問題 你每天使用了多少水呢36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认知与技术研究室 徐晓东你如何拯救瀕臨絕種的動物一個挑戰性的問題一個挑戰性的問題167。為什麼有那麼多動物有瀕臨絕種的危機167。這對我們生態環境平衡有什麼影響167。什麼原因造成這些珍貴動物在地球上消失167。我們可以如何幫忙呢• 區辨瀕臨絕種、珍貴、稀有動物 … ,當地的情況?• 動物專家、動物園、保育團體、圖書館、網路資源• 研究此瀕臨絕種動物所屬的科屬種、習性、分布區域、外觀、食物、平均壽命、目前數目、所受的威脅、可遷移地區、已有的保護政策 …• 研究報告網路分享,比較、瞭解全世界不同地區的瀕臨絕種動物• 參考他國的保護策略、建議策略• 撰寫與瀕臨絕種相關的小品、詩、圖畫• 觀察、紀錄每天生活週遭的動物 37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认知与技术研究室 徐晓东信息化教材38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认知与技术研究室 徐晓东信息技术与课程发展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为传统的课程发展带来生机。o 学生应用信息技术开展自主学习。o 教师选取信息技术及信息化教学资源支援学生开展校本课程学习。特点:o 知识来源不局限于教科书。o 教师很难只依据教科书完成课程教 学。结果: 教师在判断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指导方面必须有自己的见解;在选取教材、作出评价及反馈方面必须有自己的主见。正规课程Formal Curriculum校本课程SchoolBased Curriculum信息技术InformationTechnology信息化教学资源Contents经验基础 革新建议应用 反馈 支援执行39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认知与技术研究室 徐晓东信息技术应用与教学范式转向o 教学范式转向 (Paradigm Shift)n 教学范式是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目的是探讨究竟有没有一些教学上的假设、取向、模式、处理手段或方法,直接或间接指引教学工作。n 现今的教学范式转向,从以课本为根据、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向较为互动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以适应信息时代的需求。n 最佳应用信息技术起步方案,是教师从课堂的实践经验中,辨别出哪些运用传统教学模式施教而效果欠佳的项目,尝试利用信息技术的协助,寻找可行方案,解决部分或全部的困难。 40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认知与技术研究室 徐晓东教学范式转向 ( 1)经验 知识教师学生教师知识库WWW , VOD,DVD, ROM, …学生 学生互动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41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认知与技术研究室 徐晓东教学范式转向 ( 1)o 第一阶段的范式转向的最佳策略n 应从教师在课堂中遇到的困难开始。n 一个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向较为互动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n 从光盘( CDROM) 或网上选择教学软件或交互式学习环境,再加上传统工具互相配合,解决现存的教学困难。经验 知识教师学生教师知识库WWW , VOD,DVD, ROM, …学生 学生 42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认知与技术研究室 徐晓东教学范式转向 ( 1)o 特点如下: 学生可直接由知识库提取知识,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主要来源,知识较大部分来自信息技术支持的知识库,学生可按能力进行不需同步的学习,教师可观察学生学习进度。 教师是学习内容的组织者,仍在课堂扮演指导者或顾问角色,例如,选择学习资源及整体评价学生的学习进度等; 学生开始与教师互动共同寻找、筛选信息来用于学习。43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认知与技术研究室
点击复制文档内容
化学相关推荐
文库吧 www.wenkub.com
备案图鄂ICP备1701627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