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市场机制分析-文库吧

2025-02-28 07:19 本页面


【正文】 求规律的具体函数形式。 线性形式是广泛使用的近似反映复杂市场需求的一种表达式。如式 当 I,P0,T保持不变,可不予考虑,而只考虑需求量与价格的对应关系时,可简化为一元线性需求函数。 TBPBIBPBAQ TOOIPD DPQ A B PPB0式中 DQ 7 P例如: 例:某洗衣机厂的具体需求函数估计为 DQ 200 P 200 I O   式中, QD 为顾客对该厂洗衣机的需求量; P为洗衣机价格; I居民的平均收入水平; O为广告费。 如果计划年度 P, I, O的值分别预计为 300元、 800元和10000元,则计划期某洗衣机厂洗衣机的预计需求量应为105000台。即 DQ 200 300 200 800 100 00 105 000 ( )        台 四、需求法则和需求的变动 需求法则 也称为 需求定理 或 需求定律 , 即在既定的非价格因素条件下,需求量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关系。 这一法则反映了价格对需求量的调节 作用。如前例,当价格从 10元增加到 15元时,需求量从 13个单位下降到 6个单位;反之,价格从 15元降到 10元时,需求量从 6个单位上升到13个单位。 消费者的需求不仅和价格相关,还与许多其它影响因素相关。为区别不同因素对需求量产生的影响,我们定义: 仅由价格变动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称为 需求量变动 。 价格不变,由非价格因素变动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称为 需求变动 。 P( 价格) Q( 数量) P( 价格) Q( 数量) 1Q1P2 1Q1P22D1D 2D1D 需求变动 (b) (a) 2 供给 一、供给及其表达 二 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 一、供给及其表达 供给是对生产者而言。 与供给密切相关的概念是供给量。 供给 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般指一年),一定条件下,生产者愿意并有能力提供某种产品或劳务的数量。 表达供给常用的数学方法是供给函数和供给曲线。 企业供给曲线与行业供给曲线 供给函数表达了供给量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其一般形式为: SSQ f ( P , P , C , E , )式中, QS为某产品的供给量; P为某产品的价格; PS为生产中可替代产品的价格; C为某产品成本; E为生产者对产品价格的期望。 在影响供给量的因素中,价格是最灵敏、最重要的因素。如果假定其他因素不变,仅研究价格与供给量之间的关系,就要使用供给曲线。 供给曲线 反映价格和供给量之间的关系,其一般形式为 SQ f ( P )P(价格 ) Q(供给量 ) 2P1Q1 2S 供给曲线可用代数方程表示,如: bPaQ 供给曲线的规律: 自左向右向上倾斜,是一条斜率为正的曲线。 供给量变动的规律: 价格上涨,供给量增加;价格下降,供给量减少。两者按相同方向变化。 价格上涨时供给量增加的原因:  ( 1)价格上涨后,原来亏损的不愿意生产这种产品的企业有可能扭亏为盈,变得愿意生产这种产品;  ( 2)原来盈利的企业有利可图,因而会进一步扩大生产;  ( 3)企业会把原来用于生产替代产品的资源转为生产这种产品;  ( 4)吸引新的企业加入到这个行业中来。 同样,价格下降供给量减少。 二 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 供给的变动 :因非价格因素发生变化而引起供给曲线的位移。 Q/供给量 P/价格 S1 S0 S2 Q1 Q0 Q2 供给量的变动 :非价格因素不变,仅由价格的变化,供给量沿着原供给曲线而变化。 供给和供给量的区别  供给:不是一个单一的数,而是指一个供给表,或一条供给曲线,或一个供给曲线的方程。  供给量:指一定的价格水平上,一个特定的供给量。  若供给发生变化,即使价格不变,供给量也会增减。 3 供需均衡原理  一、完全竞争条件下,需求与供给和价格的关系  二、需求 — 供给分析法  三、价格控制 该原理揭示以价格为中心的市场机制,说明市场决定价格的基本过程。 需求、供给和价格的关系称之为 供求法则 。反映市场规律和经济规律。 一、完全竞争条件下,需求与供给和价格的关系  完全竞争 的市场结构: 指在一个行业内,企业数目很多,以至任何一个企业所生产的产品数量在整个市场上所占的份额都是微不足道的,而且它们都生产同质的产品。  均衡价格 : 市场需求和市场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的产品的市场价格,在经济学上称为均衡价格。 均衡点: K,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交点 均衡交易量: Q0 ,均衡点处的交易量 均衡价格: P0 ,均衡点处的价格 P/价格 Q/交易量 P1 P0 P2 D S QD1 QD2 QS2 Q0 QS1 K  需求曲线上各点表示消费者在特定价格下愿意购买某种产品的量。  供给曲线上的各点表示出售者在特定价格下愿意提供某种产品的数量。  K为均衡点的原因: 如果 P=P1P0,则 QS1QD1,此时,卖者找不到足够的买主,就会降低价格; 如果 P=P2P0,则 QS2QD2,此时,买者不能如数买到想要的东西,就会抬高价格。 P=P0, 供给量等于需求量,买者想买的量等于卖者想卖得量,市场达到均衡。 注意 :  ( 1)上述原理只适用于完全竞争的情况。如果不是完全竞争,企业有控制价格的能力,企业就会根据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来定价。  ( 2)这里所给的供给曲线是整个行业的曲线,而不是企业的曲线;
点击复制文档内容
职业教育相关推荐
文库吧 www.wenkub.com
备案图鄂ICP备1701627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