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首页
>
资源列表
>
更多资源
何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共30页)【免费阅读】
2023-03-30 10:58
本页面
【正文】 论研究 在众多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机构中,美国教育技术 CEO论坛就研究水准与权威性来说都是最有代表性的,其第3年度( 2023)的报告指出: “ 数字化学习的关键是将数字化内容整合的范围日益增加,直至整合于全课程 ,并应用于课堂教学。当具有明确教育目标且训练有素的教师把具有动态性质的数字内容运用于教学的时候,它将提高学生探索与研究的水平,从而有可能达到数字化学习的目标。 „„ 为了创造生动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培养21世纪的能力素质,学校必须将数字化内容与各学科课程相整合。” 将数字化内容与学科课程相整合 (即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相整合 ) — 这是美国关于“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相整合”的比较权威的论述(它涉及整合的 目标 与 本质 :目标很清楚;本质则涉及数字化学习环境的创建,这种观点也很有见地) 13 敢问路在何方。 为了帮助学校更有效地实现 信息技术 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 美国教育技术 CEO论坛的第 3年度 ( 2023年 ) 报告还提出了进行有效整合的 步骤方法 如下: 步骤 1: 确定教育目标 , 并将数字化内容与该目标联 系起来; 步骤 2: 确定课程整合应当达到的 、 可以被测量与评 价的结果和标准; 步骤 3: 依据步骤 2 所确定的标准进行测量与评价 , 然后按评价结果对整合的方式做出相应的 调整 , 以便更有效地达到目标 。何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共30页)【免费阅读】是平台实习小编张肖独立修改,正式编辑包文邦认真整理的高质量内容,何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共30页)【免费阅读】目录、上下文、核心主旨均和原文件内容一致,张肖主要校正了何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共30页)【免费阅读】中出现的错别字,包文邦检查并修改了其它影响阅读的错误,他们的工作对您的职业和工作内容能带来正面的帮助和提高,张肖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出生于1969年,是长武县人,包文邦毕业于新疆大学,出生于1974年,是珠山区人,两位编辑都具有非常高的专业技巧和职业能力,张肖和包文邦的高效且勤奋的工作帮助用户获得大量稳定的原创高质量内容,使平台提供给用户的文档更优质和有效,包文邦和张肖对何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共30页)【免费阅读】这个文件的整理编辑工作得到平台所有用户和会员的肯定,在我们的平台上,用户可以复制或阅读页面中的所有内容,所见即所得,欢迎大家浏览平台。 这样的步骤方法不涉及 “ 整合 ” 的指导思想 , 不涉及 “ 整合 ” 的教学设计 、 教学资源与教学模式 。 就事论事 , 我认为对老师们没有多少帮助 。 14 敢问路在何方? ( 1) 向发达国家学习 —— 再看现实情况 ①美国现任教育部长的看法; ②西方学者的主导意见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主要在课前与课后 ,课堂教学中仍是主要靠教师讲授 ); ③ WebQuest的 启示; ④英国中小学校长访华团的观感与困惑。 美英等西方发达国家早就在中小学建立了信息技术环境( 1999年美国就实现了网络年)为实现 信息技术 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创造了良好条件,但是他们的基础教育质量并未因此而提高 —— 这就证明西方的上述整合理论还有缺陷,还未能真正解决实际问题。 总之,西方的先进经验要借鉴,但未必拿来就能用,路还要靠我们自己走,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方法 还得靠我们自己去探索 。 15 敢问路在何方? ( 2)从实践中自主创新 — 我们中国对“ 信息技术 与课程整合”的理解 所谓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的 教学环境 ,这种环境可以支持真实的 情境创设 、不受时空限制的 资源共享 、快速灵活的 信息获取 、丰富多样的 交互方式 、打破地区界限的 协作交流 、以及有利于培养学习者创造性的 自主发现 和 自主探索 …… ,在此基础上就可以实现一种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 学习方式 。 简而言之,所谓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 教学环境 ,以实现一种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 、 探究、合作”为特征的 学习方式 。 16 敢问路在何方? ( 2)从实践中自主创新 由此可见,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强调要利用信息技术营造一种 新型的 教学环境 ,以实现能支持自主探究、多重交互、情境创设、协定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多方面要求的 学习方式 , 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课堂的 教学结构 发生根本性变革(如前所述 ,教学结构 改变的主要标志是师生关系与师生地位作用的改变) ,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落到实处 。 这正是我们素质教育的重点目标(即创新人才培养)所需要的。 总之,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 实质 是通过 新型 教学环境的营造 来改变传统教学结构,创设新型教学结构,以便使 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落到实处。 我们认为 , 只有深刻理解 信息技术 与课程整合的这一实质 ,才能充分认识 信息技术 与课程整合对我国当前教育深化改革的重大现实意义。下面我们就来分析这一问题 —— 17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对我国当前 教育深化改革的现实意义 ①多年来 教学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 忽视“教学结构”改革 教学内容 、 手段 、 方法的改革,不一定会觸动教育思想 、 教与学理论等深层次问题;教学结构改革才能觸动这类问题 。 “ 教学结构 ” 是指 在一定的教育思想 、 教学理论 、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是教学系统 四要素 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具体体现。 18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对我国当前 教育深化改革的现实意义 多年来统治我们各级各类学校的传统教学结构,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在这种结构下,教学系统中四个要素的关系是: 教师 是主动的施教者,甚至是教学过程的绝对权威,教师通过口授、板书把知识传递给 学生 ;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是用耳朵在听,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是外部刺激的接受器(相当于收音机或电视机); 媒体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作为辅助教师教、即用于演示重点和难点的直观教具,传统 CAI就是起这种作用;在这种结构下, 教材 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惟一来源,老师讲这本教材,复习和考试都是依据这本教材 。 19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对我国当前 教育深化改革的现实意义 ② 忽视教学结构改革的严重后果 支持传统教学结构的 教育思想:传道授业解惑 ( 知识传承 ) , 重教轻学 教学理论:传递接受 ( 教育传播理论 ) 学习理论:刺激 — 反应 后果 — 窒息创造性思维,抑制创新人才成长 如上所述 ,“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 实质 正是要通过 新型 教学环境的营造 来改变传统教学结构,创设新型教学结构,以便使 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落到实处 ” 可见,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对我国当前教育深化改革具有何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 如何实现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 深层次整合 (我们中国人的经验 ) ① 要运用先进的教育理论(特别是 建构主义理论 )为指导 ; ② 要紧紧围绕“ 新型教学结构 ”的创建来进行整合; ③ 要注意运用“主导 —— 主体相结合 (学教并重 )”的教学设计 理论来进行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 ④ 要重视各学科的 教学资源 建设,这是实现课程整合的必要前提(但 教学资源 建设不等于要求老师都去做课件) ; ⑤ 要注意结合各门学科的特点建构易于实现学科课程整合的新型 教学模式 ; ⑥ 冲破传统教育理论。
点击复制文档内容
何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讲稿ppt正式
何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汇报总结稿
资源集合
网站地图
资源列表
文库吧 www.wenkub.com
鄂ICP备1701627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