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隐患排查及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文库吧

2024-08-26 12:46 本页面


【正文】 监控的实际需要。 监控人员发现违反风险控制措施要求的情况时 ,应立即制止 ,必要时责令暂停施工作业、撒离危险区域并报告。 三 、 实施和检查 整改和复查 对施工过程中发现的安全隐患以及不合格的情况 ,项目部应组织相关责任单位、部门、人员落实整改 ,并明确时间、人员和措施要求。 三、实施和检查 应急和事故处理 项目部应依据应急预案 ,结合现场实际 ,配备应急物资器材 ,开展事故应急预案的培训与演练 ,并在事故发生时立即启动实施。 在事故应急预案演练或应急抢险实施后 ,项目部应对事故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进行 评价 ,必要时进行 修订 。 事故发生后 ,项目部应配合查清事故原因 ,处理责任人员、教育从业人员 ,吸取事故教训 ,落实整改和防范措施。 三 、 实施和检查 考核和奖惩 总承包项目部应依据安全生产考核奖惩办法 ,对分包项目部安全生产职责的履行情况进行考核。 总承包项目部和分包项目部应依据安全生产考核奖惩办法 ,分别对各自的职能部门 (或岗位 )、施工班组安全生产职责的履行情况进行考核。 项目部应根据安全生产职责履行情况考核的结果 ,依据安全生产考核奖惩办法 ,及时实施奖励或惩罚。 四、审核和改进 项目部应定期分类汇总安全检查发现的问题 ,排查确定多发和重大安全隐患 ,制定纠正和预防的措施 ,进行专项治理。 项目部应委托具有资格的人员组成审核组 ,在各主要施工阶段对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建立和运行的符合性、有效性进行审核 对审核发现的不合格及相应的不符合审核准则的事实应进行处置 ,并提出改进要求。包括分析原因 ,制定、实施并跟踪验证相应的纠正措施。 A基本条件类 A1企业证照资料 A2从业人员名册与资料 A3文件 A4安全质量标准化 B核心要求类 B1危险源管理 B2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管理 C基本要求类 C1安全管理目标 C2安全生产职责和考核、奖惩 C3安全物资、设施、设备、资金等资源配置管理 C4安全教育 C5交底、验收、检查、整改、复查 C6班组安全管理 C7事故报告、处理、统计 C8内部与外部审核和改进 五、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资料和记录 项目部应完整收集各类资料;真实的记录相关安全管理活动,确保资料和记录及时、有效。 项目部应按职责分工落实安全生产管理资料和记录编制、填写、审核、审批、收集、保管的责任。 对企业而言,需安保体系外审: 发生一般及以上等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 。 被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通报批评; 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安全生产许可证年度动态考核或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不合格; 在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内曾被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 对于项目而言,施工现场应通过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的外审认证的有 : 需申报市文明工地 企业新成立一年内承接的工程 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件规定的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的 发生因工死亡事故的工地,整改完成后委托中介机构对工地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进行审核,审核合格后报单位安全管理部门对整改结果予以验收。 工地安保体系申请外审的时间: • 工程第一个重大危险源出现时 • 项目基础工程工作量完成 90%时 • 纯装饰工程、其他类型工程完成总工作量的30%之前 上海市水务建设工程隐患排查管理规定 0、 近几年上海水务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工作开展情况 2024年共 234家 /次企业上报,查处 4138条隐患; 2024年共 173家 /次企业上报(世博会期间部分项目停工),查处 4041条隐患 2024年共 249家 /次企业上报,查处 3678条隐患 2024年 226家 /次企业上报, 3153条隐患,所有隐患都得到了即时整改。通过施工企业自查自纠,近年来本市水务建设工程未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确保了水利工程施工安全。 存在问题 部分企业安全意识仍旧淡薄,检查力度不够。部分施工企业没有按照要求每月对本公司在建工程项目进行不少于一次的安全隐患排查,或工作流于形式,简单地把项目部排查的问题进行汇总,对项目经理现场安全管理缺乏有效监管。 部分外省市企业由于来沪施工时间短,对本市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不清楚,企业没有按照要求定期组织排查施工现场安全生产隐患。 项目经理重进度轻安全,特别是地处郊区、工程量较小、工期较短的项目,现场管理混乱,追求速战速决,早完工,早决算,忽视安全管理工作,检查中遇到的问题没有进行及时整改,同样的问题反复出现,部分项目经理甚至没有组织开展此项工作。 隐患排查深度不够,多为施工现场常见问题,且反复出现,如安全帽、临时用电、脚手架等与规范要求有差距,部分围护措施缺失,电缆过路无保护,电缆直接搭在钢管上,交流电焊机无防二次侧触电保护器,配电箱接地不符合要求等仍是频发,对于安全制度的建立,安全管理缺失,施工人员特别是外来民工的安全教育、外部环境影响等排查工作仍不到位。 本月隐患排查:每周都检查出施工人员未戴安全帽,每周都已整改到位,下周重复发生 一、隐患定义 施工企业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 物的危险状态 、 人的不安全行为 和 管理上的缺陷 。 事故隐患按照其可能造成的事故性质和危害程度,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一般事故隐患 ,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重大事故隐患 ,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事故隐患与危险源的区别 事故隐患: 是指作业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它实质是有危险的、不安全的、有缺陷的“ 状态 ”,这种状态可在人或物上表现出来,如人走路不稳、路面太滑都是导致摔倒致伤的隐患;也可表现在管理的程序、内容或方式上,如检查不到位、制度的不健全、人员培训不到位等。 重大危险源: 是指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实施过程中危险的施工部位或工艺、工法、工序等环节。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 是指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导致作业人员群死群伤或造成重大不良社会影响的分部分项工程。 实际中,对事故隐患的控制管理总是与一定的危险源联系在一起,因为没有危险的隐患也就谈不上要去控制它;而对危险源的控制,实际就是消除其存在的事故隐患或防止其出现事故隐患。 图 安全、危险源、隐患、事故 上图表示了安全、危险源、隐患、事故之间的关系。对具有危险、危害的危险源采取可控的措施,危险源就是安全的;而控制危险源的安全措施 失效或缺少 就是存在着隐患;隐患在一定因素的触发下,危险源就会造成事故。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分类 管理 :制度、人员配置、持证上岗、方案、预案、教育交底等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分类 机械设备 :机械作业、吊装、桩机、施工船舶、施工机具等 用挖土机施工时,挖土机的工作范围内,不得有人进行其它工作,多台机械开挖时,每台机械间距应大于 10m,挖土要自上而下、分层进行,严禁先挖坡脚的危险作业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分类 用电 :临时用电、生活区用电等 临时用电设备在 5台 以上及设备总容量 50KW以上应编制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 。 采用非标设备 配电箱金属外壳接地线脱落,且未用编织软铜线 开关箱放置不规范,应挂起 两个配电箱接地串联 采用 螺纹钢 接地 配电箱无检查记录 采用手动双向转换开关作为控制电器 汽油发电机未接地 电缆破损 用电设备接电无插座 配电箱下有杂物 零线未接入 PE端 不使用插座引出 熔丝采用双股、铜丝 未使用开关箱,而采用室内用插座 电缆直接搭在钢筋上 电缆随意拖设, 无保护措施 小太阳绑在铁架子上,无绝缘措施 交流弧焊机无防二次侧触电保护器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分类 安全设施 :消防设施、动火、现场围护、基坑围护、围堰、脚手架、警示标识等 搭接处缺立杆 地面未硬化,无垫板 脚手架与模板支撑系统混搭 走道板两端未固定, 采用细木条 部分防护栏杆无踢脚杆或工作井圈梁内侧防护栏杆缺失;基坑内登高梯未到底,梯笼焊接不牢固;个别项目现场多处井位无临边防护,工人随意在结构钢梁上行走,无防高空坠落措施。 坑内登高梯未到底 圈梁无防护,且安放电箱 登高梯直接受力在围檩和钢支撑上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分类 个人防护用品:三宝四口等 “三宝 ”→ “四宝”: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 +救生衣 “四口” :预留洞口、电梯井口、通道口、楼梯口的防护。 “五临边 ” :楼面临边、屋面临边、阳台临边、升降口临边、基坑临边。 现场多处井位无防护 泵房内钢结构临边防护不完整 工人在钢梁上搬运钢管 存在安全隐患 高空作业无安全带 工人带保险带,有安全意识 脚手架无剪刀撑 走道板未固定 高处作业无保护措施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分类 其他 :土方开挖、模板、拆除、铺排作业、车辆运输、食堂、防汛、水上作业等 土方堆放 土方堆放 二、排查范围 本市市、区两级水务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机构监督的在建各类水务工程。 三、施工单位项目部排查 项目经理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负总责,项目部进驻现场后应立即组成项目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组,成员由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专职安全员以及其他有关人员组成。 工作组每周应至少组织一次安全隐患排查活动,排查治理不代替日常安全管理检查。 排查出的一般事故隐患,应即查即改并做好分类记录;对排查出的重大事故隐患,项目部应立即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并及时向本企业、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工程安全监督机构报告,隐患发现至消除全过程应建立完整档案。 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负责对安全生产进行现场监督检查。发现安全事故隐患,应当及时向项目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报告;对违章指挥、违章操作的,应当立即制止。 √ 施工项目部每月 20日前将之前一个月内周排查情况(附表一)报施工企业。 四、施工企业排查 施工企业应当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建档监控等工作制度,明确安全生产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其隐患排查责任,加强对项目部排查工作的检查和指导。 施工企业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责任主体;施工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全面负责 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依法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条件所需资金的投入,对所承担的建设工程进行定期和专项安全检查,并做好安全检查记录。 √ 《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 》 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未履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职责,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 施工企业应当明确一名安全生产负责人,组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相关技术人员和项目管理人员对在建工程定期排查, 每月不少于一次。 施工企业可委托具备专业资质的 安全生产中介服务机构 进行排查。 (尤其适合外省市无驻沪办的施工企业) 一般事故隐患应立即督促项目部整改;落实重大事故隐患报告制度;落实重大事故隐患整改直至隐患消除。 施工企业应当将企业每月隐患排查治理情况(附表二)和项目部排查情况(附表一)于25号前报工程安全监督机构。 重大事故隐患应按有关规定及时报告排查情况、处理方案和处理结果。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闭环管理流程 五、监理单位的主要责任 全监理主要内容之一,进行动态监控,督促施工单位和项目部建立排查组织,并按时落实排查工作,对排查出的一般事故隐患进行审核,并对整改结果进行签证;监管重大事故隐患处理过程并检查验收签证。 重大事故隐患排查及整改纳入监理报告制度内容。 六、监督管理 工程安全监督机构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对组织不落实、检查不到
点击复制文档内容
教学课件相关推荐
文库吧 www.wenkub.com
备案图鄂ICP备1701627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