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颈部动脉超声筛查规范(卫生厅)-文库吧

2024-08-26 12:50 本页面


【正文】 查资料。 检查技术及诊断标准 1) 颈动脉超声检查步骤: 正常颈总动脉 、 颈内动脉 、 颈外动脉的超声检查: ① 采用灰阶显像方式先以横切面再以纵切面 , 右侧自无名动脉分叉处 、 左侧从主动脉弓起始处开始 , 连续观察颈总动脉 ( 近 、 中 、 远段 ) 、 颈内外动脉分叉处 、颈内动脉 ( 近 、 中 、 远段 ) 、 颈外动脉主干及分支 。 ② 观察颈总动脉 、 颈动脉球部 、 颈内动脉近段血管壁的三层结构 , 包括内膜 、 中膜 、 外膜 , 测量内-中膜厚度 ( IMT) 。 ③ 纵切面分别在颈内 、 外动脉水平上下方 1~ 围内测量颈总动脉远段 ( 分叉下方 ) 、 颈总动脉球部( 分叉部 ) 、 颈内动脉近段 ( 分叉上方 ) 直径 、 动脉内 中膜厚度 ( IMT) ;观察有无动脉硬化斑块 。 ④ 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 CDFI) 观察上述动脉血流充盈状态 。 ⑤ 采用脉冲多普勒超声测量颈总动脉( 近段 、 远段 ) 、 颈动脉球部 、 颈内动脉 ( 近段 、 远段 ) 、 颈外动脉的峰值 、 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并计算颈内动脉与颈总动脉 (或狭窄远端颈内动脉 )流速比值 ,分析血流频谱特征并鉴别颈内 、 外动脉 。 ( 表 1) 表 1 颈内、外动脉的鉴别 颈内动脉 颈外动脉 内 径 较粗 较细 解 剖 特 征 无分支 多个分支 检 测 位 置 后外侧 前内侧 频 谱 形 态 低阻力型 高阻力型 颞浅动脉叩击试验 无变化传导 震颤性血流波形 2) 椎动脉的超声检查步骤 ① 椎动脉的检测应包括颈段 ( V1段 ) 、 椎间段 ( V2段 ) 、 枕段 ( V3段 ) , 观察椎动脉的灰阶图像 , 测量 V1段 ( 特别是开口处 ) 、 V2段 ( C2~ C6) 血管直径 。 ② 以 CDFI或能量多普勒显像观察椎动脉从 V1~ V3全程血流充盈状态及走形 。 ③ 以脉冲多普勒超声检测 V V V3血流频谱及测量V V2的峰值及舒张末期流速 。 3) 锁骨下动脉的超声检查步骤 ① 以灰阶显像从无名动脉上行或从颈总动脉下行观察左 、 右侧锁骨下动脉血管结构 , 测量相关血管内径 。 ② 以 CDFI观察锁骨下动脉血流充盈情况 。 ③ 以脉冲多普勒超声检测锁骨下动脉的血流频谱 , 测量收缩期峰值及舒张末期血流速度 , 血管狭窄时要注意鉴别狭窄的位置与椎动脉开口位置的关系 。 4) 颈动脉狭窄诊断标准 ① IMT及斑块的界定 颈动脉内 中膜厚度 ≥ 膜增厚 , 局限性内 中膜厚度 ≥ 。 ② 斑块的评价 —— 根据斑块声学特征:均质回声斑块:分低回声 、 等回声及强回声斑块;不均质回声斑块:斑块内部包含强 、 中 、 低回声 。 —— 根据斑块形态学特征:规则型:如扁平斑块 , 基底较宽 , 表面纤维帽光滑 , 回声均匀 , 形态规则;不规则型:如溃疡斑块 , 表面不光滑 , 局部血流充盈缺损 ,形成 “ 火山口 ” 征 。 目前国际采用的颈动脉狭窄标准是 2024美国放射年会超声会议公布的标准(表 2) 表 2
点击复制文档内容
教学课件相关推荐
文库吧 www.wenkub.com
备案图鄂ICP备1701627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