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首页
>
资源列表
>
更多资源
机械顶管施工方案【已修改】
2022-11-14 16:12
本页面
【正文】 第一节机械顶管施工技术措施 一、工程概况 根据图纸及现场条件需要,本标段 YK 0+ 350~ YK0+ 500 截污管道采用机械顶管方法施工。顶管施工采用的管材管径为Φ 1600mm钢套管,长度为 150m。我司将采用地面遥控的泥水平衡式顶管机进行施工。 泥水平衡式顶管施工的优点: 适用地质范围较广,在地下水位较高以及地质变化范围大的土质条件,效果尤其突出。 可保持挖掘面的相对稳定,对周围土层的影响较小,施工后地面沉降最小。 与其他类型的机种相比,泥水顶管的推力较小,适宜于长距离顶管。 工作坑内作业环境 较好,作业比较安全。由于采用泥水输送弃土直至地面,搬运土方更为方便。 由于采用地面遥控操作,施工更加文明安全。 由于连续出土,大大提高了推进速度。采用了方向引导装置,使得顶进速度快、精度高。 二、顶管设备选型 (一 ) 顶管机选型: 针对 Φ 1600 口径较大,顶管出泥量大,施工人员在管道内操作不便,不安全等缺点,结合特有的施工条件和土质情况,我们选用地面遥控操作的泥水平衡式顶管机。顶管机主要参数详见下表: 顶 管 机 主 要 参 数 表 顶管机主要参数 管 径 规 格 Φ 1600mm 外形尺寸 Φ 1620 2592mm 重 量 纠偏角度 上下 176。 左右 176。 可破碎砾石最大直径 320mm 进排泥管直径 Φ 80mm (二 )泥水平衡顶管机原理: 泥水平衡式顶管机是利用加压的泥水及刀盘推动切削刀进行挖掘施工的。压力泥水在挖掘面泥土的表面形成一层泥膜 ,同时通过压力的作用与挖掘面的土压和地下水压力保持动态平衡,有效的稳定挖掘面,将顶管施工对地面的影响即地面沉降减少到最小。当掘进机正常工作时,进排泥阀均打开,机内旁通阀关闭。泥水从进泥管经过进泥阀进入顶 管机挖掘面的泥水仓里,挖掘的泥砂经同泥水搅拌后,通过排泥管和排泥泵送到地面的泥水分离装置。泥水分离装置将泥砂和水分离以后,泥水再次送入刀盘循环使用。这些工序完全由中央操作盘进行遥控。详见附图 《泥水平衡顶管法系统图》( V04) 。 (三 ) 配套设备: 进排泥泵:选用不仅能泵送清水,而且泵送 r= 以下泥砂的离心泵作为进排泥泵。 基坑旁通:用于改变泥水循环方向,防止管内堵塞。 泥水管路系统:包括泥水钢管、泥水软管、旁通阀组、流量系统、隔膜式压力表等。 千斤顶:采用 2 台 300t 液压千斤顶,行程 800mm。 高压油泵:选用额定压力为 的柱塞泵,经分配器、控制阀进入千斤顶,各千斤顶的进油管并联在一起,保证各千斤顶活塞的出力和行程一致。 顶铁:顶铁是传递和分散顶力的设备。采用钢结构焊接而成,长度为 700mm。 三、施工方法及工艺 (一)顶管施工工艺流程图 (二)工作井、接收井的设计与施工 顶管机出洞 顶管设备就位 机头刀盘运转 顶管机进洞 送排泥泵开启 顶进出土 泥水分离 主顶推进到位 回缩主顶 拆除管内管线 砼管节安装 安装管内管线 弃土出运 顶管机转场 进洞密封器安装 出洞密封器安装 放样、复核 工作井、接收井回填 全线复核 工作井、接收井施工 根据本标段地层情况以及顶进方向等因素,本工程工作井采用方井( 6 8m),接收井采用圆井( R=4m),接收井无需施工底板、后座及导轨。 施工中使用到的砼均采用商品混凝土,标号为 C 50。 工作井、接收井的布置 工作井、接收井是顶管施工的工作场所,施工条件优劣直接影响到顶管施工的成败,工作井必须尽可能保证顶管作业要求且必须安全可靠,以保证工程质量。本标段工作井、接收井布置情况详见 “施工总平面图布置图”。 工作井、接收井坑的尺寸 工作坑应有足够的空间和工作面,保证下管、安装顶进设备和操作间距,坑底长、宽尺寸可按如下公式: 底宽: W=D+( ~ ) 式中: W工作坑底宽度 (m) D被顶进管子外径 (m),本工程为 底长: L=L1+L2+L3+L4+L5 式中: L工作坑底长( m) L1管子顶进后,尾端压在导轨上的最少长度,混凝土一般留 m,钢管留 L2每节管子长度;本工程为 2m L3出土工作间隙,根据出土工具确定,一般为~ L4千斤顶长度( m) L5后背所占工作坑厚度( m) 本工程工作井净空确定为 6 8m,井内设集水坑。接收井采用φ8000mm,人工挖井形成。 顶管井坑支护
点击复制文档内容
机械顶管施工方案【已修改】
机械顶管施工方案【编辑修改稿】
资源集合
网站地图
资源列表
文库吧 www.wenkub.com
鄂ICP备1701627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