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会计理论读书笔记(文件)

2024-07-18 23:10 上一页面

下一页面
 

【正文】 ,使会计准则适应现有法规的要求,又要从会计准则的角度考虑,修改和重新制定有关法律,以适应会计准则的要求。但从我国现有的会计准则体系结构上看,尚无类似的理论框架,由于缺乏能够起理论支撑作用、便于会计准则制定者确定目标的理论框架,或缺乏会计准则的执行者进行信息加工和会计使用者进行分析利用的概念结构,从而影响了具体会计准则的质量及其使用价值。程序公平指的是程序层面上的公平,要兼顾各方利益,广泛倾听各方意见。透明化使会计准则的制订能够充分吸取各方意见,从而不断提高会计准则制定程序的规范化、科学化和民主化程度。因此只有适当增加会计准则制定过程的民主性、公开性,吸引更多的有识之士参与到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才能使准则更具公认性与科学性,减少会计准则实施过程中的障碍。以实践来检验新的会计准则,并由专家小组负责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的研究论证与分析,发现准则潜在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会计准则质量,试点结果也可以为会计准则正式公布后进行的会计准则解释、人员教育和相关技术问题的解答提供支持,使会计准则的制定更具权威性与科学性。 (2)滞后性。薄弱的会计监管环境加上人员素质低下的现实,决定了我们只能选择规则导向会计准则,限制企业管理层的会计选择空间,并提供较为具体的操作方法,使会计人员有章可循,以确保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可比性。 参考文献[1] 魏明海,[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2] 肖坤,[N].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8月第 27卷第4期[3] [J].财会通讯但从长远来看,实现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与趋同是我国会计准则的未来发展趋势。 那么这一转变对我国又有怎样的启示?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从客观上看,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缺陷,内部人为控制问题严重,审计市场缺乏独立性,市场监管乏力,法律诉讼机制不健全。 美国爆出安然等一系列重大财务丑闻后, 整个会计界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规则导向会计准则成为众矢之的。新会计准则在弥补原有缺陷的同时还可能产生新的问题,甚至可能存在更大的缺陷,即使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其现实可操作性并不一定就有保障,对于中国而言尤其如此。 (3)推行听证会制度和决策的投票机制。通过程序公平理论功能指导,在会计准则制定中运用一套完整、严格、充分、稳定的程序,以最大限度接受社会监督,使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充分吸收、采纳各方意见,最后发布的会计准则得到相关各方支持的程度大大提高,实际上降低了会计准则制定的交易费用,体现了程序低成本原理指导功能。要制定出结构合理、体系完整、实施有效的会计准则,需要被广泛认可的有效理论来作为指导。建立会计准则能否做到结构合理、体系完整、实施有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理论指导功能发挥得如何。 (3)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与相关法规协调不足。尽管我国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尽量做到广泛征求社会意见,争取更好地涵盖各方利益,提高会计准则制定过程的公开性,
点击复制文档内容
党政相关相关推荐
文库吧 www.wenkub.com
备案图鄂ICP备1701627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