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大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路径及对策(文件)

2024-08-17 14:42 上一页面

下一页面
 

【正文】 。需求收入弹性系数= x /s 公式中:x——某产业产品的需求增加率;     s——人均国民收入的增加率。高生产率上升率理论依据:主导产业是生产率上升率高的产业。同时也指出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三条科学依据:一是产品要有稳定并有发展前景的市场需求;二是要有良好的经济技术效益;三是要能带动一批产业的兴起。类似规划的相继出台,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有着很好的导向和引领作用。国外学者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界定和研究更多体现在“新兴”上,侧重指运用新技术、新工艺的新兴产业。国外学者更强调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兴性”和产业技术特性,如技术的“非连续”、“分化性”、“随机性”,强调产业技术的需求特性;而国内学者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的论述较为全面,更多强调的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性”、“联动性”、“引领性”等,更多强调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引领作用以及对相关产业的联动与辐射效应。随着新兴战略性产业的确定,其选择依据、判断标准、产业特征等都与以前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选择有很大的差异性,这需要我们全面了解战略性新兴产业现实,同时也要加大理论基础研究。未来随着产业的发展和数据的累积,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证研究还应从多个方面进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律和发展模式的探索,尽管已有部分学者开始进行了相关研究,但都是从不同角度进行的,缺乏一个理论框架体系。(2)战略性新兴产业各个细分产业发展规律的研究。对各个细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律的研究要深入探讨各个细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不同影响因素之间如何影响产业发展,这些要素是如何发挥作用机制的,这些都是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律的重点研究领域。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统计标准体系,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模的统计调查就无从下手,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经济普查缺乏理论依据,必然会导致统计误差。已有的规范理论有助于研究者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发展的决定因素及经济绩效、社会福利等方面展开实证研究。我国要在未来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必须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及相关知识产权,增强自主发展能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大连是辽宁省乃至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关键发展单元,是东北沿海经济带的龙头与重要门户。在整个工业产值中所占比重已达到65%,成为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带动因素。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需要强大的经济、产业、人才等支撑,大连市在这些方面具备了一定的优势。经过多年建设和发展,已形成以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为先导,立足装备制造、石化、造船、电子信息四大优势产业,服装、家具、饮料和农产品深加工等优势产业快速发展的新型工业体系,为对外开放奠定了比较雄厚的产业基础。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是大连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行使区域内一切行政、经济、社会等管理职能。围绕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生物工程、高效节能与环保等重点高新技术领域,园区累计引进基地产业化项目60余项,项目累计投资近30亿元。大连普通高等院校(含高等职业院校)本、专科在校生26.4万人,其中市属高等院校普通本、专科2.6万人。(五) 政策机遇—保障为推动新兴产业发展,省政府建立新兴产业发展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研究出台了《辽宁省新兴产业指导目录》。要新建一批新兴产业基地或园区,组织编制高水平的发展规划,建设高水平的基础设施,打造一流的软硬件环境。主导产业分别是:产业关联效应基准对应产业关联准则;增长潜力基准对应市场需求准则;技术密集度基准对应技术自主准则;就业基准对应就业带动准则,可持续性发展基准对应资源环境准则。所以,生产率上升基准和技术密集度基准可以合并,从而对应技术自主准则。而产业关联效应有三种,分别是:前向关联效应、后向关联效应和旁侧关联效应。而当前人类社会正面临着第四次科技革命的契机。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都能够创造出大量的就业机会,吸纳大量的劳动力。结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准则囊括了主导产业的所有选择基准,即战略性新兴产业天生拥有主导产业的一切特质,共有产业关联大、市场需求广、科技含量高、就业带动好和可持续发展五大特征,所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必然会发展成为主导产业,大连市也不会例外。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15%左右,吸纳、带动就业能力显著提高[11],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中的四个演变为支柱产业,剩余三个成为先导产业。在数据指标统计体系研究方面辽宁省已经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十二五将是大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黄金期。综上可知,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省级层面都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了高标准的定位和规划,“十二五”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机遇期,而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是“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来源。所以,对大连市来说,无论是国家、省级等宏观规划,还是自身微观规划,都预示着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不久的将来成为大连市的主导产业。另外从上图可以直观发现:2006年大连市第二产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三产业,并且差距越拉越大,从2006年相差不到半个百分点发展为2011年相差近16个百分点。二、大城市主导产业的选择(一) 上海市主导产业的选择表2 上海2012年6个重点行业经济指标资料来源上海2012年统计年鉴由上表可知,上海市34个产业中产值超过500亿元的有13个,产值总计25290.61亿元,占规模以上总产值的84.95%;从业人数达到5万人的产业有15个,从业人员总计246.77万人,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人数的84.16%,区位商大于l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达15个。同时满足三项条件的产业有:l、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即为南京市的七大主导产业。三、大连与上海市主导产业对比分析根据前面的分析研究最终得出上表,主导产业数量大连市最少只有6个,上海市8个,南京市7个,杭州市最多达11个。正是由于四市之间的主导产业差异明显,整个长三角地区才能更好的进行产业布局与分工,也是大连市从产业角度参与长三角区域分工协作的理论依据,从而实现真正地融入长三角,成为继南京、杭州之后又一副中心城市。四、大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主导产业分析由于本文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主导产业不是采取统一的统计口径,名称差异巨大,直观看起来没有可比之处。但是2011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全省产值比重和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都有较小幅度的下降,这主要源于整个辽宁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第二,大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成为主导产业的潜质,部分产业能够在当前主导产业细分目录中找到,但要真正成为主导产业还有较长的一段路要走。完全的自由主义和绝对的干预主义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都不存在。根据产业生命周期理论,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处在成长期,既需要政府的有力引导和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也不能忽视对市场的认识。政府和市场只是经济调节的不同方式,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但目的都是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两者有机结合、良性互动才能使大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序、健康的发展。(二) 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关系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都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本质上并不冲突完全有可能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经济前行。拥有市场需求广、经济效益好,产业关联强,带动系数大等特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能够实现自身的发展,还能够作为龙头企业带动相关配套上下游企业集群发展,这无疑是提振传统产业的契机。目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整体规模上,某些领域处于世界前列,但关键技术和装备还是依赖于进口,自主创新能力亟待提高。在一些新兴产业上的核心技术或关键技术,比如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中,最核心的产品集成电路芯片,大连市目前主要还是依赖从发达国家进El。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在于核心技术的突破与创新。鉴于目前的官员任期制度,加上地方官员升迁主要依赖上级政府,而地方经济指标又是重要标准,很多地方官员为了谋求晋升,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忽略了环境门槛,虽然长远利益受到影响,但经济指标的上升可以让其获得晋升,而其余的问题却都留给自己的下任。主要原因有:其一,与传统行业相比,新兴产业科技含量较高,投人大,资金回收周期长,风险高,并且大连市新兴产业企业中民营企业所占比重较大,资金实力薄弱。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能够通过自身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能通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成为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破题点和“主引擎”。特别是在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技术或关键技术上,主要还是依赖从发达国家进口,因此产业发展存在“高端产业,低端环节”的突出矛盾,不少企业仍徘徊于产业链的低端,附加值不高,竞争力不强,这势必影响大连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进程和水平(四) 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我国短短几十年的工业化使得经济总量急剧增加,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与此同时资源和生态环境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酸雨、荒漠化、温室效应等问题不断凸显。所以,大连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还存在“高端产业、低端环节”的突出矛盾,不少企业仍处于产业链的低端,附加值不高,竞争力不强。在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加以改进,能够形成新的自主创新能力,从而摆脱对技术引进的依赖。(三) 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的关系战略性新兴产业是高端科技与新兴产业的有机结合,以重大技术突破为基础,没有先进技术作为支撑根本谈不上新兴产业的发展。在没有发生重大技术突破时后者成为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目前很多的新兴产业都是在传统产业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市场机制,而大连市的市场发育还不成熟,与市场相匹配的政治、法律、科技等体制还不是很健全。反之,如果不顾市场的基础性资源配置作用,不考虑产业的市场需求前景,一味地从自身主观角度出发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反而会不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健康发展,容易产生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冲突。当市场失灵出现时,政府宏观调控就显得尤为必要,两只手结合使用已成为一种趋势。第六章 大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策建议一、亟待理顺几大关系(一) 政府引导与市场调节的关系1776年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经典著作《国富论》问世,“看不见的手”理论正式诞生,直到1929一1933经济危机大萧条的出现,主张政府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应运而生。大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为主导产业的实证分析结论:第一,大连市当前主导产业与上海、南京、杭州有着较大的差距,这与目前四个城市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基本一致。2010年大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产值1044.58亿元,可以说已经是个了不起的成绩,但还不到主导产业产值2341.7169亿元的一半,比重相差超过34个百分点。从业人员22.0021万人,刚过南京市的一半,不到杭州市的三分之一,这是主要因为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是南京市的主导产业,而纺织业和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均为杭州市的主导产业,这两个行业属于劳动力密集型,吸纳就业能力较强。大连、上海、南京和杭州四市共有的主导产业只有金属制品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两个,其余都各不相同,各具特色。(三) 广州市主导产业的选择表4广州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和指数资料来源:广州2012年统计年鉴从上表可知,杭州市36个行业中产值超过200亿元的有19个,产值总计9609.808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6.72%;从业人员超过3万人的有17个,从业人数总计118.948万人,占规模以上工业从业人员总数的85.18%;区位商大于1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有23个,这项指标高出大连、上海、南京许多。这八大主导产业2010年完成产值19699.5l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6.17%,从业人数总计185.71万人,占规模以上从业人员总数的63.33%。虽然第三产业增加值也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但由于速度落后于第二产业,从而导致第二产业比重不断提升,第三产业比重呈现下降趋势。第二产业比重稳步上升,由2000年的43.98%上升到2011年55.06%,上升幅度超过十个百分点。并且大连市近年来引进了一批先进的龙头企业,带动了一批新兴产业的兴起,取得了有益的成绩,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极大的反响。具体为:把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产业结构升级的突破口,聚焦具有比较优势的电子信息、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公共安全等产业,加大政策支持,增强技术领先优势,扩大优势产品规模,加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三) 大连层面大连市在当前大建设、大发展的背景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据不完全统计,各省市基本都在“十二五”规划中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进行了明确的目标界定,并且年均增速基本都在20%以上,相比年均8铲12%的GDP增速,预示着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在“十二五”时期发挥更大的作用空间。2010年10月lO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正式发布,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得以确定,分别为: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处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成为未来的趋势,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给资源、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走以创新驱动的内生增长方式成为必然。而战略性新兴产业尤其要注重自主创新,否则将难以突破和超越。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品都必须拥有大量、稳定的国内外市场需求,当然首推内需。这是对战略二字的解释和反应,故其也是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准则。所谓生产率上升率基准是指某一产业的要素生产率与其他产业的要素生产率之比,一般用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比较。第四章 大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为主导产业理论和实践依据一、理论依据(一) 主导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标准对比主导产业的提出已有很长时间,针对主导产业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也比较成熟,所以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和选择方法都有人做出了完整的研究。对符合《辽宁省新兴产业指导目
点击复制文档内容
法律信息相关推荐
文库吧 www.wenkub.com
备案图鄂ICP备1701627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