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tsgg0001-20xx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85页)-工艺技术-文库吧在线文库

2024-09-27 21:54上一页面

下一页面
  

【正文】 曲、热处理等资料。 (二 )应按订货合同规定的技术标准和技术条件进行验收。 锅炉用材料由非材料制造单位提供时,供货单位应当同时提供材料质量证明书原件TSG G00012020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中管网通用业频道 或加盖供材单位检验公章和 经办人签章的有效复印件。用于受压元件的材料切割下料前,应作标记移植,且便于识别。 第二十六条 锅炉结构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一 )各部分在运行时应能按设计预定方向自由膨胀; (二 )保证所有受热面都应得到可靠的冷却。外径大于 1O2mm 的管子不宜采用胀接。 第三十四条 有机热载体锅炉和油田注汽(水、油)锅炉管子对接必须采用气体保护焊打底,保证全焊透。胀接管孔不得 开在锅筒筒体的纵向焊缝上,同时亦应避免开在环焊缝上。 第四十一条 锅炉受热面管子及管道直段上(异种钢接头除外),对接焊缝中心线间的距离 L应满足下列要求: (一 )外径小于或者等于 150mm, L≥ 2 倍外径; (二 )外径大于 150mm, L≥ 300mm。 电站锅炉锅筒应设置紧急放水装置。 第五十一条 装有铸铁式省煤器的锅炉,铸铁省煤器应装设启动旁通水路。 第五十七条 燃气锅炉尾部烟道应设置疏水装置。 带有脱硫、脱硝装置的锅炉、循环流化床锅炉、微正压燃烧锅炉或增压锅炉,应采用更高的炉膛设计承压能力。由于结构限制导致人员无法进入锅炉时,可以只开设头孔。 400mm。如布置上有困难时,倾斜角度可以适当增大 ; (五 )水位表前的平台到水位表中间的铅直高度应为 1000~ 1500mm。 第二节 胀 接 第七十一条 制造单位应根据锅炉设计图样和试胀结果制订胀接工艺规程。胀管率按公式 (1)计算。~ 15176。 第七十九条 胀接全部完毕后,必须进行水压试验,检查胀口的严密性。 第八十四条 焊接工 艺评定应当符合 JB/T 4708- 《承压设备焊接工艺评定》的要求, 若 JB/T 4708 对以下要求无明确规定,则应当进行以下补充: (一 )锅筒的 纵向和环向及集箱的纵向焊缝,当工作压力≥ ,本体厚度大于20mm;补充全焊缝金属纵向拉伸。 试样室温冲击吸收功平均值应不低于母材规定值,如母材无此规定值时,应不低于27J,且允许其中一个试样低于最低平均值,但不低于最低平均值的 70%。 第八十八条 受压元件 焊接作业应一般应在具备阻挡风、雨、雪等影响的场所进行,当环境温度低于 0℃时应有预热措施。 公称壁厚不同的两元件或钢板对接时,两侧中任何一侧的名义边缘厚度差值若超过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G00012020 23 本规程第九十二条规定的边缘偏差值,则厚板的边缘须削至与薄板边缘平齐,削出的斜面应平滑,并且斜率不大于 1:3,必要时,焊缝的宽度可在斜面内, 参见图 2。补焊后,补焊区应做外观和无损检测检查。 第九十七条 受压元件应在焊接工作全部结束并且经过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焊后热处理。 环缝局部热处理时,焊缝两侧的加热宽度应当各不小于壁厚的 3 倍。 第六节 无损检测 第一百零五条 锅炉 的焊接接头,应当先进行形状尺寸和外观质量的 检查,合格后,才能进行无损检测。 第一百一十一条 对壁厚大于或等于 20mm 的锅炉受压部件对接接头,应当采用可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G00012020 27 自动记录的超声检测仪进行检测。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G00012020 29 第七节 力学性能试验和 金相检验 第一百一十七条 为检验产品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应焊制产品焊接试件, 产品焊接试件的要求如下: (一 )每个锅筒 (锅壳 )、集箱纵缝 应制作一块 焊接 试件。 第一百一十八条 试件经过外观和无损探伤检查后,在合格部位制取试样。 水压试验所用的水应是洁净水,水温应保持高于周围露点的温度以防表面结露, 但也不宜温度过高以防止引起汽化和过大的温差应力,一般 20~ 50℃ 。 (三 )零、部件单件试验 锅筒为锅筒工作压力的 倍。 第一百二十六条 锅炉进行水压试验,符合下列情况时为合格; (一 )在受压元件金属壁和焊缝上没有水珠和水雾; (二 )当降到工作压力后胀口处不滴水珠; (三 )铸铁锅炉锅片的密封处在降到额定出水压力后不滴水珠; (四 )水压试验后,没有发现 明显 残余变形。 第一百二十五条 锅炉进行水压试验时,水压应缓慢地升降。 锅炉 水压试验压力 及保压时间 应符合 下列 规定。 第一百二十一条 金相检验的合格标准为: (一 )没有裂纹、疏松; (二 )没有过烧组织; (三 )没有过回火组织; (四 )没有淬硬性马氏体组织。 (三 )产品焊接试件应由焊该产品的焊工焊接。 第一百一十四条 经局部射线或超声检测的焊接接头,当发现不合格缺陷时,则应在该缺陷两端的延长线上各增加不少于 200mm 的相同方法的补充检测,如仍不合格,则应对该焊缝该焊工当日的全部焊缝进行检测。制造单位应当根据设计、工艺及其相关技术条件选择检测方法。 第一百零二条 承压元件焊接接头(包括非承压件与承压件焊接的接头)应当进行外观检验,除锅炉专业标准、产品技术要求规定外,至少满足以下要求: (一 )焊缝外形尺寸应符合设计图样和工艺文件的规定; (二 )焊缝高度应不低于母 材表面,焊缝与母材应平滑过渡,焊缝和热影响区表面无裂纹、夹渣、弧坑和气孔; (三 )锅筒(锅壳)、炉胆、集箱的纵、环缝及封头(管板)的拼接焊缝无咬边,其TSG G00012020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中管网通用业频道 余焊缝咬边深度不超过 ,管子焊缝两侧咬边总长度不超过管子周长的 20%,且不超过 40mm。 此外,锅炉制造单位应对受压件现场焊接连接件提出检验方法和质量保证措施。 第四节 热 处 理 第九十五条 热处理炉应当配有自 动记录热处理的时间与温度曲线的装置,测温装置应当能准确反映工件的实际温度。 第九十三条 锅筒(锅壳)的任何同一横截面上最大内径与最小内径之差不应大于名义内径的 1%。 第九十条 A 级锅炉,受热面管子的对接接头应采用氩弧焊打底。 第八十五条 施焊单位应当按产品焊接要求和焊接工艺评定标准制订用于评定的焊接工艺指导书或者称预规程( PWPS),经焊接工艺评定试验合格,有焊接工艺评定记录或报告( PQR)证实,编制焊接工艺规程( WPS)后才能进行焊接生产。 (三 )工作压力≥ 或壁温≥ 450℃锅筒以及合金钢材料集箱和对接管道,如壁厚 ≥ 12mm(单面焊焊件厚度≥ 16mm)应做焊缝熔敷金属及热影响区夏比 V型缺口室温冲击试验。制造单位的检验人员应当 对施焊的实际工艺参数和焊缝质量及焊工遵守工艺纪律情况进行检查。扳边后的管端与管板应紧密接触,其最大间隙不得大于 ,且间隙大于 的长度不得超过管子周长的 20%。 第七十五条 当采用管子壁厚减薄率控制法时: (一 )在 胀管前的试胀工作中应对每一种规格的管子和壁厚的组合都应进行扭矩设定, (二 )扭矩设定是通过试管胀进试板的管孔来实现的,试管胀接完毕后,打开试板,取出试管测量管壁减薄量,然后计算其管壁减薄率,管子壁厚减薄率一般应控制在10%~12%范围内,扭矩设定完毕后,应将扭矩记录下来,并将其应用于生产。 第七十二条 胀接管子材料 宜选用低于管板硬度的材料。但不得损害材料冶金和力学性能或产生有害缺陷。 第六十六条 操作人员立足地点 距离地面(或运转层)高度超过 3000mm 的锅炉,应装设平台、扶梯和防护栏杆等设施。 第六十四条 门孔的尺寸规定如下: (一 )锅炉受压元件上,椭圆人孔不应小于 280179。 锅炉受压元件的人孔盖、头 孔盖、手孔盖应采用内闭式结构。在此压力下,炉膛水冷壁管、对流烟道包墙管不应由于起支撑作用的刚性梁系统弯曲变形过大或屈服而导致永久变形。 第五十五条 直流电站锅炉启动系统的疏水排放能力应满足锅炉各种启动方式下发生汽水膨胀时的最大疏水流量的排放。 第四十八条 对于 A级锅炉 ,锅筒和集箱上应装设膨胀指示器。如不能避免,则焊接零件的焊缝可穿过主要焊缝,而不应在焊缝及其邻近区域终止。 第三十九条 锅筒(筒体壁厚不相等的除外)、锅壳和炉胆上相邻两筒节的纵向焊缝,以及封头、管板、炉胆顶或下脚圈的拼接焊缝与相邻筒节的纵向焊缝,都不应彼此相连。当下降管的外径小于 133mm 且采用插入式结构时可不开坡口。 锅炉的最低及最高安全水位应当在图样上标明。 第二十九条 锅壳锅炉的炉胆内径不应超过 1800mm,其取用壁厚应不小于 8mm,且不大于 22mm;当炉胆内径小于或等于 400mm 时,其取用壁厚应不小于 6mm;卧式内燃锅炉的回燃室,其壳板的取用壁厚不应小于 10mm,且不大于 35mm。锅炉受压元件的强度应按 GB/T 9222《水管锅炉受压元件强度计算》或 GB/T 16508《锅壳锅炉受压元件强度计算》进行计算和校核,也可用试验或其它计算方法确定锅炉强度。 (二 )经过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认可的检验机构监督检验合格的材料。 (五 )用钢板焊制的钢管,应满足相应标准的规定。 第十七条 研制的新材料批量生产前,必须进行产品鉴定。对于奥氏体钢,还应提供抗晶间腐蚀数 据。 (八 )焊接材料 应选用符合相应标准规范的焊接材料进行焊接工艺评定,根据工艺评定确定产品使用的焊接材料。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G00012020 7 表 5 锅炉用铸铁件 铸 铁种类 铸铁牌号 标准编号 适用范围 附件公称通径 d ( mm) 工作压力( MPa) 介质温度(℃) 灰口铸铁 不低于HT150 GB/T9439 JB/T2639 ≤ 300 ≤ < 230 ≤ 200 ≤ 可锻铸铁 KTH30006 GB/T9440 ≤ 100 ≤ < 300 KTH33008 KTH30010 KTH35012 球墨铸铁 QT40018 QT45010 GB/T 1348 JB/T2637 d≤ 150mm ≤ < 300 d≤ 100mm ≤ 注 5: (1)不得用灰铸铁制造排污阀和排污弯管。 (二 )钢管 锅炉用钢管材料见表 2。材料制造单位必须保证材料质量,并提供质量证明书。 第七条 进口锅炉也应符合本规程的基本要求。 (四 )D级锅炉: :设计正常水位时水容积≤ 50L 且额定工作压力< ; : 额定工作压力≤ 且额定蒸发量≤ ; (五 )仅用自来水加压的热水锅炉,且出水温度 ≤ 95℃。企业 () 管理资源下载第一站 TSG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G00012020 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Boiler Safety Technical Supervision Administration Regulation (征求意见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 2020 年 月 日 中管网通用业频道 中管网通用业频道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1) 第二章 材 料„„„„„„„„„„„„„„„„„„„„„„„„„„ (3) 第三章 设计、结构„„„„„„„„„„„„„„„„„„„„„„„„ (10) 第四章 制 造„„„„„„„„„„„„„„„„„„„„„„„„„„ (18) 第一节 一般要求„„„„„„„„„„„„„„„„„„„„„„„ (18) 第二节 胀接„„„„„„„„„„„„„„„„„„„„„„„„„ (19) 第三节 焊接„„„„„„„„„„„„„„„„„„„„„„„„„ (20) 第四节 热处理„„„„„„„„„„„„„„„„„„„„„ „„„ (24) 第五节 焊接检验„„„„„„„„„„„„„„„„„„„„„„„ (25) 第六节 无损检测„„„„„„„„„„„„„„„„„„„„„„„ (26) 第七节 力学性能试验和金相检验„„„„„„„„„„„„„„„„ (28)
点击复制文档内容
毕业设计相关推荐
文库吧 www.wenkub.com
备案图鄂ICP备1701627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