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工程事故应急预案(专业版)

2024-05-24 00:53上一页面

下一页面
  

【正文】 责任追究在事故应急工作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按照有关规定,对有关责任人视情节和危害后果,由项目部给予处分:⑴不按照规定制定事故应急预案,拒绝履行应急准备义务的。⑵个人的防护措施。应急管理力量:由项目部行政管理人员组成,担负接收上级的应急指令、组织本项目部对安全生产事故进行应急处理,并与有关部门进行协调及信息交换。⑵项目在接到报警后,应立即组织自救队伍,迅速将伤者送往附近医院,并派人保护现场。扑救电气火灾时,通常选用干粉灭火器,在喷射过程中要注意保持适当距离;采取安全措施,带电进行灭火。寻找被困者:大声呼唤、深入搜寻(注意出入口的通道、走廊、门窗边、床上床下、墙角、柜橱、桌下、卫生间等隐蔽处)。 火灾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火灾应急的基本原则⑴救人重于灭火:火场上如果有人受到火势威胁,首要任务是把被火围困的人员抢救出来。⑹发现杆塔上或高处有人触电,要争取时间及早在杆塔上或高处开始抢救。⑶抛掷裸金属线使线路短路接地,迫使保护装置动作,断开电源。如果现场无法切断电源,司机应双足跳下,并且继续用双足跳跃直到跳出危险地区为止,防止由于跨步电压造成触电事故。上肢每60min,下肢每80min放松一次,每次放松1~2min。 一般性伤情送往医院检查,防止破伤风。根据预案做好危险部位职工转移的准备工作,组织在建工程和险工险段、地质灾害隐患点等巡查,组织人力、物力做好抢险救灾准备。⑵当突发事件的等级随着时间的推移上升到Ⅰ级时,按Ⅰ级响应程序处置。接警时应做好事故的详细情况记录和联系方式等。⑵加强对各种车辆维修管理。⑾雷电发生时,严禁携带金属物体在露天行走;严禁靠近电器设备;严禁人员停留空旷地带、电线杆和高压电线下。各种电气设备和电力施工机械的金属外壳、金属支架和底座必须按规定采取可靠的接零或接地保护。⑸用于高处作业的防护设施,不得擅自拆除,确因作业需要临时拆除必须经负责人同意,并在原处采取相应的可靠的防护措施,完成作业后必须立即恢复。 机械伤害防范措施⑴操作各种机械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能掌握该设备性能的基础知识,经考试合格,持证上岗。⑶应选择适合所吊货物的吊具和索具,合理地捆绑与吊挂,避免在空中旋转或脱落。 危险点控制措施包括:⑴直接安全技术措施,以提高设备、设施的本质安全性能,消灭危险因素;⑵间接安全技术措施,采用一种或多种安全防护装置或设施,最大限度地预防和控制危险因素的发生;⑶指示性安全技术措施,采用检测报警装置、警示标志等措施,警告、提醒作业人员注意,并采用安全教育培训和个人防护用品等来预防等。包括中毒、缺氧窒息、中毒性窒息。⑵存在危险部位外露的传动部分、外露的转动部分、工具及刀具静态时的危险、机械运动时的危害、作业环境的危害等。⑶配合、参与事故的调查。 正确分析现场情况,及时划定危险范围,阻断危险点,防止二次事故发生及事态蔓延;调集救助力量,迅速控制事态发展,果断决定采取应急行动;同时保持通讯畅通,随时掌握险情动态。各施工队、分包单位应遵循以自救为主,坚持自救和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并接受上级单位应急组织的领导。⑵及时转移重伤人员到医疗机构就医。起重作业信号不当、指挥不当等造成起重伤害。高处使用榔头、小型机工具等。5 预防与预警 危险点监控,加强对各类危险点的日常管理和监控,注意风险信息的收集与上报,对可能发生的涉及安全的预警信息进行全面评估和预测,制定有效的监督管理责任制和预防应急控制措施。 起重伤害防范措施 起重机挤压事故的预防⑴起重机机体与固定物、建筑物之间要有适当的距离,作业时禁止有人通过。起重钢丝绳在棱角处采取垫方木和包裹麻片的保护措施,千斤绳不得打扭、绞使用。⑵参加高处作业人员应按规定要求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衣着灵便,穿软底鞋;安全带必须拴在牢固的构件上,不得低挂高用。 触电防范措施⑴施工安装维修或拆除临时用电工程,均由取得合格证的电工完成。人体不得碰触接地线或未接地的导线,以防止感应电触电。⑹构架吊装施工前做好牵张循环过程中选用的锚固工具、牵张设备、导引绳、牵引绳和连接等施工工器具检查试验工作。⑴报警发现险情后,现场人员应立即报告项目经理,并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按照现场处置程序立即开展自救。 Ⅱ级响应程序⑴进入Ⅱ级响应后,由项目部启动应急预案,采取应对措施进行处置。根据防强风预警级别视情况发布停工通知。为取得最佳抢救效果,还可根据伤情送往专科医院。若包扎后仍有较多渗血,可再加绷带适当加压止血。 起重伤害应急处置措施⑴发生起重伤害事故要迅速切断电源,疏散人群,快速巡视现场及周边情况(高压线),如有人被埋压现场,应迅速用千斤顶、手拉葫芦等进行抢救,以防二次伤害和触电。⑸如触电发生在低压带电的架空线路上或配电台架、进户线上,对可立即切断电源的则应迅速断开电源,救护者迅速登杆或登至可靠的地方,并做好自身防触电、防坠落安全措施,用带有绝缘胶柄的钢丝钳、绝缘物体或干燥不导电物体等工具将触电者脱离电源。若能立即施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法和胸外按压,就能抢救成功。⑹迅速查明有害气体的名称,供医院及早对症治疗。⑵抢救被困人员、疏散群众、物资在查明火情后,火场总指挥应遵循先救人后救物的原则,抢救被困人员,疏散群众和物资。容器着火:冷却燃烧的容器,降低燃烧强度,保护容壁;冷却临近容器,防止温度升高引燃起火。⑸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按照各自的分工协助配合尽快恢复生产,并派人保护现场。各级应急组织检查和掌握应急救援力量,保障战斗力,形成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队伍体系。10 培训与演练 培训 培训时间⑴项目部应急组织工程开工时进行一次培训。⑵防止或挽救事故有功,使职工的生命和财产免受损失或减少损失的。⑷盗窃、挪用、贪污应急工作资金或物资的。⑸紧急情况下人员的安全疏散。⑴通讯设备:包括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对讲机、话筒(电池)、传真机。 7应急结束应急预案实施之后,事故得到有效控制,环境符合有关标准,导致次生、衍生事故隐患消除,所有现场人员均得到清点,并确保未授权人员不会进入事故现场,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应急救援队伍撤离现场,不存在其它影响应急预案终止的因素;经现场应急指挥部确认,由应急总指挥决定终止。⑵检查火场有无余火,有无再次发生火灾的隐患,周围建筑物有无飘落的火种。 抢救贵重物资。 火灾接警、报警程序任何员工一旦发现火情,视火情的严重情况进行以下操作:⑴局部轻微着火,不危及人员安全、可以马上扑灭的立即进行扑灭。若呼吸已停止,开放气道立即口对口(鼻)呼气2次;再测试颈动脉,如有搏动,则每5秒继续吹气1次;若颈动脉无搏动,可用空心拳叩击心前区2次,促使心脏复跳。在抛掷短路线时,应注意防止电弧伤人或断线危及人员安全。迅速核实起重机上作业人数,如有人员被压在倒塌的设备下面,要立即采取可靠措施加固四周,然后拆除或切割压住伤者的杆件,将伤员移出。不要在上臂中1/3处和窝下使用止血带,以免损伤神经。切勿将外漏的断骨推回伤口内,以免感染和刺破血管和神经。 ⑵在抢救伤员的同时迅速向上级报告事故现场情况。根据事态发展情况,出现急剧恶化的特殊险情时,现场应急指挥部在充分考虑专家和有关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及时制定应急处置方案,依法采取紧急处置措施。发生人身死亡事故和重伤事故,由应急总指挥用电话或传真向上级部门和工程所在地的政府安全监督部门报告,死亡事故还应向公安部门、检察部门及工会报告。⑶加强对驾驶员的管理,提高驾驶员队伍素质。⑵消防安全管理必须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坚持“安全第一”的思想,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安全自查,隐患自改,责任明确,分工负责。⑸在高压线附近进行施工作业时,使用的施工机具、设备应与高压线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⑶管母吊装工作时,人员不得站在或跨在已受力的牵引绳、导线的内角侧和展放的导、地线圈内以及牵引绳或架空线的垂直下方,防止意外跑线时抽伤。严禁带手套或手上缠抹布,在裸露的球轮、齿轮、链条、钢绳、皮带、轴头等转动部分进行清扫或其他的工作。 起重作业高处坠落事故预防人员在离地大于2m的高度进行起重机的安装、拆卸、检查、维修或操作等作业时,起重机上的安全防护设施齐全、可靠,防止人员坠落。 危险点与风险预防措施 防汛、防强风预防措施⑴做好暴雨、强风预报信息的收集、跟踪和传递工作,督促各部门落实抗灾的准备工作,并做好记录。电焊作业:电焊残渣、电火花容易引燃周围可燃材料,从而发生火灾。存在危险部位各类高处作业———未系安全带,未使用速差自控器,未沿脚钉或爬梯攀登,突发性疾病,栏杆、水平绳、扶手等设置不当或被拆除、改动造成缺陷等。物资供应组⑴迅速调配抢险物资器材至事故发生点。现场总指挥: 白文龙(13304569060)现场副总指挥:赵洪峰(13845608050) 成员: 孙守民(13694568800)应急组织机构网络图应急电话:(1)火警: 119 (2)报警求助:110 (3)交通事故:122 (4)医疗救护:120 预案小组值班地点;五大连池变电站施工项目部现场指挥部 ⑴所有事故现场操作的指挥和协调。 工作原则、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作为首要任务。⑷协调有关部门的抢险行动。起重伤害是指各种起重作业(包括起重机安装、检修、试验)中发生的挤压、坠落、(吊具、吊重)物体打击和触电。多层作业隔离措施不符合要求。4 事件级别根据可能发生的安全生产突发事件,将事件划分为二级:Ⅰ级、Ⅱ级。⑺对现场的机电设备搭防水棚,避免遇水漏电及损坏机器。⑶钢丝绳、吊钩、滑轮、安全装置及起重机械工器具等定期按有关标准进行
点击复制文档内容
教学教案相关推荐
文库吧 www.wenkub.com
备案图鄂ICP备1701627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