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冬雨季及高温施工安全技术方案(专业版)

2024-05-31 23:08上一页面

下一页面
  

【正文】 由于现场有危险情况,在应急处理时就需有用于危险区域隔离的警戒带、各类安全禁止、警告、指令、提示标志牌。④物资保障小组应第一时间提供抢险所需物资。③ 虽不属于重大安全事故,但事故隐患排除过程中,情况发生突然变化,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副总指挥:【略】(项目书记)、【略】(项目总工),协助总指挥做好现场抢险的指挥工作,在总指挥不能及时到场的时候执行总指挥的职责。6)加强后勤供应工作,及时供应符合卫生条件的茶水、绿豆汤等降温、解渴饮品;间隔一定距离设置凉亭。高空作业场所要按规定挂密目网和安全网,设安全警示标志。灯具采用高压汞灯、高压钠灯或者卤钨灯。3)密切注意天气变化,了解近期天气情况,合理安排施工工期。构造物的竖直面拆模后,宜立即用粗麻布缠裹,然后再用塑料膜包紧,粗麻布应至少7d保持湿润。4)高温期施工,应对砂、石料的含水量及时进行检测,每个台班不得少于一次。、级配砾石、级配碎石和级配碎砾石施工,应根据施工环境最低温度洒布防冻剂溶液,随洒布、随碾压。1)砌块应干净,无冰霜附着;砂中不得含有冰块或冻结团块。加料顺序为骨料、水,稍加搅拌,再加水泥搅拌,时间应比常温时延长50%。用加热法养护掺加外加剂的混凝土,严禁使用高铝水泥。雨期应缩短施工长度,加强施工现场与沥青拌合厂联系,做到及时摊铺、及时完成碾压。为了避免雨水、地表水不渗或少渗入取土坑内,不使取土坑内填料含水量加大,在取土坑四周设置好排水沟,当地下水为高时,应在取土坑内挖掘纵横沟渠或做成盲沟将水引出,以保证雨后填料含水量不会太大。基坑回填土应连续进行,尽快完成。上人马道的坡度要适当,钉好防滑条,防滑条间距不大于300mm,并定期派人清扫马道上的积泥。 新浇筑的混凝土在终凝前,雨天应覆盖好,不得被雨淋。坑底出现流砂时,应采取坑内降水补救措施,降低地下水位,或将板桩紧贴围护结构打入坑底,增大围护结构入土深度,减小动水压力。2)边坡的临时防护措施宜采用防雨布(低规格复合土工膜)进行防护。开挖前,应根据现场地形及汇水条件、基坑四周地面水系情况,做好地表水导引及坡顶截排水,开挖前排除表面积水,并在坡顶设置基坑截水沟,基坑开挖时随分层开挖深度做好临时积水的引排工作,严禁带水开挖。下穿隧段地面辅道设计速度为20km/h,按城市支路标准进行设计。梓州大道至武汉路规划红线宽度宽35m,武汉路至万安南82路规划红线宽度宽45m,万安南82路至宁安路(原万安南79路)规划红线宽度宽42m,宁安路(原万安南79路)至沈阳路规划红线宽度宽30m。坡顶设置防护层,保护范围应延仲到坡顶纵截水沟外侧,并进行硬化。3)对于未及时以换填土覆盖的裸坡,视天气情况进行洒水保湿处理。暴雨来临前,降水施工用配电盘、箱应置于高处,并做防雨处理。当混凝土浇筑时有大雨征兆时应停止浇筑,立即用塑料薄膜覆盖已浇筑混凝土,防止雨水冲刷造成混凝土表层出现无浆的现象,大雨停止后揭开薄膜并对表面冲刷过的混凝土进行清除,清除彻底后再次振捣方可继续浇筑混凝土。雨后高空作业人员应穿胶底鞋,注意防滑。施工中注意雨情,雨前应及时夯完已填土层,并做成一定坡势,以利排除雨水。装、卸潮湿泥土时,为减少湿土粘着工具和车箱,在与湿土接触部分,先撒干砂或干细土,也可用锯木粉或炉灰。1)降雨或基层有集水或水膜时,不应施工。使用其他品种的水泥时,应注意其掺合材料对混凝土强度、抗冻、抗渗等性能的影响。混凝土拌和物的出机温度不宜低于10℃,入模温度不应低于5℃。遇水浸泡后受冻的砌块不得使用。当抗冻剂为氯盐时,氯盐溶液浓度和冰点的关系应符合下表的规定。5)可掺加减水剂减少水泥用量,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4)对桥面、桥面铺装等平整度要求高的表面,混凝土浇筑完,也可立即用优质的养护剂喷涂,待混凝土初凝后再覆盖洒水养护,以保护混凝土表面不受破坏。暴风雨时应立即停止室外施工作业,人员迅速撤到安全地方,37℃以上天气停止室外作业。13)根据气象预报、工程的实际情况和机械性能,围堰施工在洪水到来前分批撤危险区停放于安全位置。 6)各作业班组在施工前,要安排人员对各类施工作业平台、梁部施工马道进行认真检查,清除结冰,确保施工人员安全。7)给职工及施工作业队发放防暑降温的急救药品和劳保用品。资源保障小组:组长【略】(物资部),物资部其他成员担任组员。④总指挥认为有必要启动《应急救援预案》。⑤协调处理小组收集事故信息,并联系相关方协调处理。有时为了安全逃生、救生需要,还必须配置安全带、安全绳、等专用应急设备和设施工具。(2)他应急设备和设施由于在现场经常会出现一些不安全情况,甚至发生事故,或因采光和照明情况不好,在应急处理时就需配备应急照明,如可充电工作灯、电筒、等设备。③ 技术保障小组快速制定出技术抢救方案,并呈报总指挥审批。②安全事故所造成的后果或影响有可能继续扩大。判断是否启动应急预案,是否上报上级救援机构和是否需要上级协作;在安全的地方,尝试对危险设施进行直接操作、控制;组织调查和评估事故的可能发展方向,以预测事故的发展过程;指导危险设施的全部或部分停止运行,并与现场事件管理人员和关键岗位的人员配合,指挥危险源现场人员撤离;与消防队、地方政府和政府安全监管人员保持密切联系;对难以解决的紧急情况做出安排;在事故紧急状态结束之后,安排恢原受事故影响地区的正常秩序。5)对高温环境下作业的人员,经常进行身体检查,发现有作业禁忌者,及时调换岗位。高空作业人员除按规定带安全帽、挂安全带外,不得穿硬塑料底鞋,不得带棉手套。12)夜间施工时,必须在操作区,采用一般照明和局部照明措施。进出施工现场的车辆,尤其在雨后,必须对车子和轮胎进行清洗后方可出场。混凝土初凝后撤去塑料膜,用浸湿的粗麻布覆盖,且经常洒水,保持湿润状态最少7d。3)应根据施工现场实测的坍落度损失,综合考虑,合理调整配和比设计。次干路以下道路填土材料中冻土块最大尺寸不应大于lOcm,冻土块含量应小于5%。低温时不宜进行卷材防水施工,施工时应对卷材及铺贴基面采用烤枪适当加热,然后及时进行铺贴。投料前,应先用热水或蒸汽冲洗搅拌机。采用蒸汽养护时,宜优先选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沥青面层不允许下雨时或下层潮湿时施工。排出的雨水不得危及附近建筑物地基、道路和农田。基础施工完后,应及早排出积水,清除淤积泥砂,尽快回填土。搭设架子的地面要求夯实,并注意排水,立杆下端应垫通长厚木板,架子应设扫地杆、斜撑、剪刀撑,并与建筑物拉结牢固。4)除有良好的防护措施外,不宜在大雨天浇筑结构混凝土。边壁出现流砂时,应立即停止基坑开挖并回填土方反压流砂,再将板桩紧贴围护结构打入坑底,并在流砂层采取注浆加固处理。基坑侧面和底面的防护应符合下列规定:1)完成基坑分层开挖后,应立即采取防坡面雨淋的临时防护措施,避免出现泡水软化、水土流失等现象。 雨季基坑施工雨季施工时编制晴雨表,安排专人负责收听中长期天气预报的工作,并应根据天气预报实时调整施工进度,调整施工部署。根据《关于成都航空科技文化博览中心项目等专题会议纪要》(天府新区成都党工管委会专题会议纪要201784号)文件相关内容,于万安南82路至宁安路(原万安南79路)段设置下穿隧道。2)杭州路下埋设排水、电力、给水、通信等工程;K0+800K1+800处设计有一下穿隧道;K1+250处设有一双孔箱涵,K2+033处设置有一单孔盖板涵,K2+780、K3+1K3+;K2+440K2+700处污水管道设计为顶管施工。坡顶截水沟应做好铺砌及防渗漏处理,截水沟应结合地形条件分段布置向坑外排放的排水通道,排水通道之间的截水沟底坡平顺,严禁截水沟排水不畅,当地形条件复杂时可适当采取一定的挖填措施。4)基坑底面形成后,除采取保护措施外,应迅速进行垫层、主体结构施工,加快施工进度,及时回填,减少基坑暴露时间。防止暴雨淹没引发安全事故。 雨季防水施工防水工程不宜安排在雨季施工,应尽量避开雨季,下雨时应停止防水施工,雨后防水施工应排除结构物表面的积水,并晾干后方可施工。雨季施工期间对架子工程应安排专人巡查维修,特别下雨后地面容易下沉,防止架子悬空及下沉,确保使用安全。雨期土方回填施工应严格控制回填土的含水率,及时取样试验,将回填土的含水量控制在设计要求范围内,如含水量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晒或均匀掺入干土等措施;必要时应事先对土源加以覆盖,避免出现橡皮土。如果湿土的含水量达到饱和,超过塑限时,可采用冲洗后的铁斗车装土,且每装一、二次,就必须重新冲洗。2)施工现场应与沥青混合料生产厂保持联系,遇天气变化及时凋整产品供应计划。2)浇筑混凝土宜掺用引气剂、引气型减水剂以及适量早强剂,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1)混凝土的运输时间应尽可能缩短,运输混凝土的容器应有保温措施。2)冬期施工的砌体砂浆必须保持正温,砂浆与石料表面的温差不宜超过20℃。不同浓度氯盐水溶液的冰点溶液密度(g/cm3)15℃氯盐含量(g)冰点(℃)100g溶液内100g水内注:溶液浓度应用相对密度控制。可参适量缓凝剂延缓混凝土过早失水硬化,应严格控制缓凝剂的掺量,并检查混凝土的凝固时间。5),不得在其上踩踏。同时全工地应果断拉断电源。14)洪水到来前对拟停放机械设备的地方,修筑排水设施以便及时排放积水,防止暴雨冲沟、坍塌,确保安全。下雪后要及时清除各类作业平台、梁部施工马道的积雪和结冰并采取防滑措施确保安全。8)经常不定期开展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检查,
点击复制文档内容
公司管理相关推荐
文库吧 www.wenkub.com
备案图鄂ICP备1701627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