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2)-资料下载页

2025-01-11 07:43本页面
  

【正文】 . 71 交通银行 64. 25 61. 95 63. 85 60. 71 64. 45 招商银行 63. 30 67. 66 70. 11 69. 04 74. 17 民生银行 69. 72 72. 20 74. 44 72. 38 75. 00 浦东发展银行 70. 84 76. 58 70. 24 71. 21 72. 85 深圳发展银行 71. 36 76. 44 71. 8l 78. 14 宁波银行 57. 79 60. 11 63. 95 68. 40 64. 49 67 管理现状 |流动性风险管理现状 |贷存比 从表中可以看出,近两年商业银行的贷存比整体上呈现出稳中有升的态势,这主要是由于前面两年经济快速发展,实体经济对银行系统有大量的贷款需求,因此银行普遍提高了贷款投放比率。 其中,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的稳健经营风格得到很好体现,其存贷比一直维持在 60%左右的水平,在确保一定盈利的情况下有效控制风险,保持银行的流动性。招商银行、民生银行、浦发银行和深发展银行则保持较高的存贷比,平均在70%左右。作为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商业银行,宁波银行的风险控制能力较强,能够跟踪经济形势迅速调整经营策略,存贷比一直保持在 70%以下。 68 管理现状 |流动性风险管理现状 |流动性比率 所谓流动性比率,就是指流动性资产余额与流动性负债余额之比。 一方面,流动性比例越高,证明银行的经营越安全。另一方面,流动性比率高的话,说明流动性资产占比比较大,流动性高必然会丧失一部分收益性。 所以,银行在经营的过程中所要做的是保持合理的流动性水平,在安全性得到保证的情况下获取最大的收益。 69 管理现状 |流动性风险管理现状 |流动性比率 部分商业银行流动性比率 ( %) 2022年 2022中 2022年 2022中 2022年 工商银行 48. 90 28. 50 26. 80 29. 00 33. 30 建设银行 39. 05 36. 10 40. 98 46. 84 52. 74 中国银行 37. 70 33. 46 32. 60 44. 20 48. 80 交通银行 33. 62 28. 50 27. 07 29. 95 39. 62 招商银行 51. 10 44. 10 41. 70 37. 33 43. 14 民生银行 51. 42 35. 49 34. 94 38. 51 45. 50 浦东发展银行 44. 24 39. 08 39. 60 37. 69 55. 24 深圳发展银行 45. 99 46. 03 39. 33 49. 69 41. 50 宁波银行 62. 61 54. 78 61. 62 53. 90 56. 44 70 管理现状 |流动性风险管理现状 |流动性比率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控制工作还是比较有效的。总的来说,商业银行流动性比率和经济周期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在经济上升周期,商业银行倾向于降低流动性比率,投资收益率高的产品;在预期风险增加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又普遍增加了流动性比率,以抵御潜在的流动性风险事件。 相对而言,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民生银行能够提前于实体经济的表现而意识到风险的增加,早于 2022年底就己经开始增加流动性比率,做好提前防范工作。 建设银行的流动性比率一直保持非常充足的状态,且近三年始终保持上升趋势,这一方面说明建设银行的风险意识比较强,但另一方面如此高的流动性比率必然会使其丧失一部分的盈利性,除非发生重大流动性风险事件,否则就会得不偿失。 71 管理现状 |小结 2022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情况表(单位:亿元,占全部贷款的比例 %) 一季度末 二季度末 三季度末 四季度末 不良贷款机构 余额 占比 余额 占比 余额 占比 余额 占比 主要商业银行 % % % % 国有商业银行 % % % % 股份制商业银行 % % % % 城市商业银行 % % % % 农村商业银行 % % % % 外资银行 % % % 总的来说,国内商业银行在建立必要的风险管理制度方面己经做了很大努力,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步,但在不良资产控制和管理技术方面和外资银行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 ( 1)不良资产问题 72 从上表可以看出, 2022年的四个季度,中国主要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比率一直呈下降趋势,但与外资银行相比,不论在不良贷款余额还是起比率方面都存在很大差距,如 2022年的第四季度,不良贷款比率中国主要商业银行为 %,外资银行为 %,即使国内最低的商业银行,即股制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比率为 %,也要高于外资银行的 %。 ( 2)缺乏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 风险管理的根本目的是确保业务发展健康和持续,与进入中国的部分国际活跃银行相比,中国的商业银行表现为主动管理风险、中间业务创新不足的缺陷。 根据中国行业研究报告网,中国国有控股银行的 2022年到期银行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为 %,股份制银行为 %,而城市商业银行的只有 %,而外资银行的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最高,平均达到 %。 管理现状 |小结 73 造成国内外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较大差距的主要原因外资银行拥有先进的计量工具来衡量损失和收益的关系,把管理风险作为银行比较优势,其产品都集中在收益率相对较高的信贷领域,吸引更多的客户,发展更适合的理财产品,如花旗银行推出的花旗通知存款的理财产品、渣打银行的现贷派等特色银行理财产品。而中国的商业银行的银行理财产品大多集中在收益率相对偏低的货币市场。 由上可知,中国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的差距不仅表现在理财产品的发行量上,更关键的是应该发展更可靠的计量工具和提升管理风险的技术水平,以此为支撑,才能缩小与外资银行的差距,并争取在竞争中胜出。 管理现状 |小结 74 存在的问题| ( 1)监管层在具体风险种类上对商业银行的要求不全面。 2022年以前,我国监管机构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要求一直以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资本充足率管理为主; 2022年才提出内部控制的指引; 2022年才提出市场风险管理的指引; 2022年才提出试行兼顾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风险补偿的指标规定,但对所提出的指标并没有硬性要求。因此,我国监管机构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要求偏软、不够全面。 ( 2)对风险补偿的要求不全面。 首先,在计算加权平均风险资产的时候,权重的选择过于笼统且评判标准较为机械,不宜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具体来说,目前的规定是商业银行对企业和个人的债券及其他资产的风险权重都是 100%。 其次,在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提出要求的时候,并没有将操作风险等风险纳入考虑范围,没有对操作风险提出风险资本的要求。 再者,监管部门对市场风险资本只要求一定比例或者一定绝对数额之上的市场交易头寸计提风险资本,这种方式对市场风险资本的要求是不完全的。 75 存在的问题| 在商业银行的经营过程中,经常会发生盲目扩张而牺牲资产质量的问题。此外,大多数商业银行对其自身长短期经营目标认识不足,这点在资产质量的提高上表现得更为明显。 风险管理人才的缺乏成为制约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现代化进程的主要因素之一。现代风险管理技术性含量较高,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人员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与西方商业银行存在差距,这也成为未来商业银行提高风险管理能力的重要制约因素。 76 存在的问题| 商业银行从业人员对风险的意识不充分。 一方面,业务人员错误地把风险管摆在业务的对立面,认为风险管理是在为难业务人员,而没有将风险管理和创造利润看作是同等重要的事情,没有能够将风险和利润紧密结合起来,这种现象的普遍存在使得风险管理工作的效果大打折扣。 另一方面,部分风险管理人员没有能够把风险管理与市场拓展、市场营销有机结合起来,而简单地认为控制风险就是少发展业务,通过否定业务逃避承担风险的责任,阻碍了一些本该发展的业务,反而是降低了银行的整体抵抗风险能力。 风险管理意识的缺乏严重阻碍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亚待纠正,让风险管理的意识深入每个从业人员的头脑中。 77 原因分析| 由于我国法律制度不健全,法律与法律、法律与政策之间存在着界限不够明确、标准不够统一、程序不够规范的问题,使法律制度存在弹性,导致商业银行在依法维护金融债权的过程中,依法维权的行为不能得到有效的法律保障。 由于国内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落后,使其盈利过度依赖于传统的存贷款业务,商业银行的竞争能力实际上体现在客户开发能力,同质竞争严重,缺乏独特的竞争优势。伴随着外资银行的大举涌入,国内外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在促进行业繁荣的同时,单一的恶意竞争,加剧了银行业的风险。 贷款趋于集中引发盲目的资产集中风险。商业银行为争抢客户,在利润最大化的驱使下,盲目经营一些高风险产品和业务,而相应的管理和控制风险手段、措施明显缺乏与滞后。 78 原因分析| 3. 商业银行自身管理机制不完善 长期以来,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一直沿用计划经济时期机械分配制度,没有按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实行真正意义上的择优放贷。 贷款评估质量不高,审批不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没有建立起有效的监管机制,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审贷分离制度。 放款后的追踪监督机制不健全,不能及时发现企业不良贷款滋生的苗头,无法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和对策,减少不良贷款。 随着各商业银行外汇业务和外汇交易的不断扩大,其面临的汇率波动也日益增大。同时,由于缺乏管理经验,商业银行对金融衍生品交易的涉入使其经营风险进一步加大。 利率的不断市场化和中央银行对利率调控手段的运用,利率变化的频率和幅度会进一步加快和扩大,从而使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也将增大。 79 原因分析| 目前我国的金融机构还处在发展的初始阶段,对贷款的评级主要采用以专家判别法为主的定性分析手段,这种定性的分析方法受人为的因素影响较大,且没有统一的标准,在制度上也存在一定的缺陷 。 ,特别是房地产投资热主导信贷投资风险 虽然国家采取多种政策手段控制和抑制炒房,但房地产、开发区仍为资金追逐 热点。目前,大部分房地产开发企业自由资金比例偏低,过分依赖银行贷款,少数金融机构存在房地产信贷管理偏松、执行政策不力的现象,如 :以流动资金用于房地产开发项目、不办理保险发放贷款等,潜在风险不容忽视。 80 THE END
点击复制文档内容
公司管理相关推荐
文库吧 www.wenkub.com
备案图鄂ICP备1701627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