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新型建筑材料材08专用-资料下载页

2025-05-31 22:36本页面
  

【正文】 (3)挥发性要低; (4)不会对水泥的水化凝结造成异常的影响; (5)没有异常的引气性。 由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不是以离子状态存在,故其稳定性高,不易受强电解质存在的影响;也不易受酸城的影响,与其他表面活性剂相容性好,在固体表面上不发生强烈吸附,所以现在用作减缩剂的产品通常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减缩剂的种类 减缩剂的主要组成通常是聚醚或聚醇及其它们的衍生物。图35 减缩剂对水溶液表面张力的作用效果 混凝土减缩剂的作用效果掺入减缩剂后可大幅度降低气液界面张力(降低53%)。 。 使用混凝土减缩剂的最主要目的是减小混凝土自收缩和干燥收缩量,掺入减缩剂后,混凝土在16,40,150,和300小时的自收缩可分别减小66%,60%,54%,和48%。掺入减缩剂后,混凝土在5,15,和40天的干燥收缩图36减缩剂对混凝土自收缩和的影响可分别减小64%,64%,和46%。 。 图a 减缩剂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图b 减缩剂对混凝土抗折强度的影响 图37减缩剂对混凝土干燥收缩的影响掺入减缩剂后,仅使混凝土的一天强度稍有降低,这可能是由于减缩剂的缓凝效应所致,而对其它龄期的强度没有影响,还稍有提高,这是一方面是由于掺入减缩剂时扣除了等体积的水,以使新拌混凝土具有相同的工作性,从而使得掺入减缩剂的混凝土水胶比稍低,另一方面是由于加入减缩剂后可促进混凝土的水化。、路面、桥梁、导流墙、水库和滤水厂。 其他外加剂 混凝土膨胀剂混凝土膨胀剂是指与水泥、水拌和后经水化反应生成钙矾石、钙矾石和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钙,使混凝土产生膨胀的外加剂。 膨胀剂主要功能是补偿混凝土硬化过程中的干缩和冷缩。为减免收缩开裂,它可以应用于各种抗裂防渗混凝土,尤其适用于与防水有关的地下、水工、海工、地铁、隧道和水电等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 我国膨胀剂有三种类型:硫铝酸钙类混凝土膨胀剂——是指与水泥、水拌和后经水化反应生成钙矾石的混凝土膨胀剂。ZY、UEA、AEA、FS、PPT、TEA等均为硫铝酸钙类膨胀剂硫铝酸钙——氧化钙类混凝土膨胀剂是指与水泥、水拌和后经水化反应生成钙矾石和氢氧化钙的混凝土膨胀剂。主要代表产品为CSA。氧化钙类混凝土膨胀剂——是指与水泥、水拌和后经水化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的混凝土膨胀剂。主要代表产品为CEA。 防冻剂 防冻剂是指能降低水泥混凝土拌和物液相冰点,使混凝土在相应负温下免受冻害,并在规定养护条件下达到预期性能的外加剂。常用的外加剂有:氯盐类;氯盐与阻锈剂类(亚硝酸钠);无氯盐类等。强电解质无机盐类氯盐类:以氯化钠、氯化钙等为防冻组分的防冻剂;氯盐阻锈类:含有阻锈组分,并以氯盐为防冻组分的复合防冻剂;无氯盐类:以硫酸钠、硫代硫酸钠、亚硝酸盐、硝酸盐、碳酸钾等无机盐为防冻组分的防冻剂。水溶性有机化学成分类以尿素、氨水、三乙醇胺、甲醇、醋酸钠等有机化学成分为防冻组分的防冻剂。上述有机化学成分与无机盐类复合防冻剂。早强防冻剂由无机盐防冻剂与早强剂复配制成的早强防冻剂;由有机化学成分防冻剂与早强剂复配制成的早强防冻剂。复合型防冻剂采用各类引气剂和引气(高效)减水剂复配制成的复合型防冻剂。 复配前,应测定各组剂的有效成分、水分及不溶物的含量,复配时应按各组剂的有效固体含量计算。相同化学成分的防冻剂不得复配。 配制复合防冻剂溶液时,应搅拌均匀,复配溶液中不得有结晶、沉淀、悬浮物及絮凝物。防冻剂复配引气剂、减水剂、高效减水剂、早强剂等外加剂时,应进行复合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适用于负温条件下施工的附属的露天混凝土工程:隧道、洞室内有保温措施的混凝土衬砌等。 适用于负温施工有抗(盐)冻要求水泥混凝土工程,路面、钢筋混凝土桥(涵)面铺装层、混凝土护栏、水位变动区的桥梁下部结构和涵洞应在使用防冻剂的同时,掺入引气剂或复合制成的引气防冻剂、引气(高效)减水防冻剂。 承受动载作用的公路主体露天工程,在负温条件下施工时不得掺用防冻剂。 防冻剂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当日最低气温为0—5℃,混凝土采用塑料薄膜和保温材料覆盖养生时,可掺用早强型外加剂;在日最低气温为5℃—10℃、 10℃—15℃、 15℃ —20℃ ,应分别采用规定温度5℃ 、 10℃ 、 15℃ 的防冻剂。 负温施工掺防冻剂混凝土的原材料,除应满足国家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应选用硅酸盐水泥、道路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并应优先使用R型水泥;不宜使用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严禁使用高铝水泥;。大体积混凝土不应使用硫铝酸盐水泥或R型水泥。 泵送剂能够改善混凝土拌和物泵送性能的外加剂。所谓泵送性是指混凝土拌和物具有顺利通过输送管道、不阻塞、不离析、塑性良好的性能。泵送剂是流化剂中的一种,它除了能大大提高拌和物流动性以外,还能使混凝土在60—180min内保持其流动性,剩余坍落度应不小于原始的55%。此外,它不是缓凝剂,缓凝时间不宜超过120min(特殊情况除外)。 泵送剂一般由减水组分、缓凝组分、增稠组分、引气组分等组成。混凝土泵送剂均匀性指标适用于各种泵送混凝土、商品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4 新型混凝土 轻骨料混凝土 轻骨料及轻骨料混凝土的发展早在19世纪,一些西方国家己开发利用天然的轻质骨料,开始是利用已有轻质材料直接代替普通骨料,后来发展到利用专门经过加工的膨胀矿渣、膨胀煤研石、粘土土陶粒和粉煤灰陶粒等作为骨料来改善混凝土的某些性能。美国是世界上应用轻骨料混凝土最早最多的国家,早在1917年就用膨胀页岩和粘土陶粒配制成有一定强度的轻骨料混凝土,先用于造船和建房和桥梁工程中,后用于高层建筑。1969年美国就用轻骨料混凝土建成了高218m、52层的大厦。目前在日本得到广泛使用的轻骨料是颗粒表观密度1290kg/m3的粗轻骨料及表观密度为1650 kg/m3的细轻骨料。1996年,开发出强度为LC干密度为1400 kg/m3的超轻混凝土用于建筑外墙,由于明显减轻自重,需求正在增长中。日本有效地利用电厂粉煤灰制造高性能人造轻骨料,其性能为颗粒表观密度为1800 kg/m吸水率小于3%,可配制强度达80MPa的轻骨料混凝土。我国轻骨料工业的发展始于人造轻骨料的研究与开发。50年代以前,我国的轻骨料工业几乎是一片空白,半个世纪以来,它经历了漫长而又曲折的发展。50年代我国刚开始研究人造轻骨料时,无论是对其在保温隔热墙体中的应用还是对其在承重的屋面板、楼板中应用的研究都比较重视,但是生产和应用的水平都很低。到50年代后期,正值对房屋建筑的“厚墙、肥梁、胖柱、深基、重盖”进行“结构改革”的时候,虽然当时轻骨料混凝土的强度标号最高只有20MPa,但已开始在承重的墙体和楼板上应用。到70年代中、后期研制的30MPa的陶粒混凝土,已在桥面板和跨度为69米的预应力屋面板上应用,为配合有关标准规程的编制,对用普通轻骨料粗选制成的3050MPa结构用轻骨料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实验研究,在实验室中还曾配制出最高抗压强度可达70MPa的轻骨料混凝土。进入80年代以后,随着国家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墙体改革的推进,天然轻骨料的开发应用才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我国目前有许多地区己开始开发应用天然轻骨料,已利用的天然轻骨料品种也增多,目前应用前景最好的是浮石、火山渣等。 轻骨料的定义(1)轻骨料堆积密度不大于1100kg/m3的轻粗集料和堆积密度不大于1200kg/m3的轻细集料的总称。(2)粘土陶粒以粘土、粉质粘土等为主要原料,经加工制粒、烧胀而成的一种人造轻集料。(3)页岩陶粒是以粘土质页岩、板岩等经破碎、筛分,或粉磨制粒,烧胀而成的一种人造轻集料。(4)粉煤灰陶粒以粉煤灰为主要原料,经加工成球、烧结或烧胀而成的一种人造轻集料的轻粗集料。(5)浮石火山爆发形成的可浮于水的块状多孔岩石,经破碎、筛分而成的一种天然轻集料。(6)火山渣火山爆发形成、状如煤渣的多孔岩石碎块,经破碎、筛分而成的一种天然轻集料。(7)煤渣煤在锅炉内燃烧后的多孔残渣,经破碎、筛分而成的一种工业废料轻集料。(8)自燃煤矸石采煤、选煤过程中排出的煤矸石,经堆积、自燃、破碎、筛分而成的一种工业废料轻集料。(9)膨胀矿渣珠以高炉熔融矿渣为原料,经专门工艺加工而成的一种工业废料轻集料。(10)超轻集料堆积密度不大于500㎏/m3的保温或结构保温用的轻粗集料。(11)普通轻集料 堆积密度大于510㎏/m3的轻粗集料;(12)高强轻集料强度标号不小于25MPa的轻粗集料。 轻集料分类、等级(1)分类按性能分为:超轻轻集料、普通轻集料、高强轻集料。 按形状分为:圆球型轻骨料—原材料经造粒、煅烧或非煅烧而成的,呈圆球状的轻骨料。 普通型轻骨料—原材料经破碎烧胀而成的,呈非圆球状的轻骨料。 碎石型轻骨料—由天然轻骨料、自燃煤矸石或多孔烧结块经破碎加工而成的;或由页岩块烧胀后破碎而成的,呈碎石状的轻骨料。 (2)等级按其技术指标分为:优等品(A);一等品(B);合格品(C)。 轻集料的技术性能(1)颗粒级配和最大粒径①颗粒级配 最好使用连续粒级,使用单粒级颗粒时,为了防止离析,㎜及更细颗粒的集料混入。各种轻集料的级配应符合表11的规定。②最大粒径。如果轻集料粒径大于20mm,混凝土的力学强度就会下降很多。其原因是当粒径过大时,集料的强度、弹性模量和颗粒密度会降低,围绕集料的砂浆网架也会因此而变弱所致。表41 颗粒级配编号轻集料种类级配类别公称粒级mm各号筛的累计筛余(按质量计)%筛孔径mm1细集料—0~500~1095~10020~6030~8065~9075~1002粗集料连续粒级5~400~10—40~60—50~8590~10095~100
点击复制文档内容
公司管理相关推荐
文库吧 www.wenkub.com
备案图鄂ICP备1701627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