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安全工程基本原理-资料下载页

2025-01-01 04:18本页面
  

【正文】 生常常是第一类危害和第二类危害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一类危害是事故发生的主体,决定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第二类危害是第一类危害造成事故的必要条件,决定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两类危害互相关联、互相依存。 安全系统工程概论 47/36 3 .危害辨识  危害辨识 确认危害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即找出可能引发事故导致不良后果的材料、系统、生产过程或工厂的特征。 因此,危害辨识有两个关键任务:识别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辨识可能发生的事故后果。 安全系统工程概论 48/36 3 .危害辨识  识别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 对危害(危险因素)分类是为了便于进行危险因素的辨识和分析,危险因素的分类方法有很多,可以按照导致事故和职业病的原因进行分类或按照事故类别和职业病类别进行分类等。 如根据 GB138162023《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 的规定,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分为四类: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管理因素、环境因素。 安全系统工程概论 49/36 3 .危害辨识  辨识可能发生的事故后果 危害辨识的第二个任务即是辨识可能发生的事故后果,确定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别。 根据工伤事故的起因及人员在事故中遭受的伤害形式,国标 GB64411986《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 将生产过程中的事故分为二十类: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灼烫;淹溺;火 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职业病的分类则在 《 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 》 中有详细规定。 安全系统工程概论 50/36 3 .危害辨识  危害辨识方法  了解生产或使用的材料性质是危害辨识的基础,危害辨识中常用的材料性质有:毒性、生物退化性、气味阈值、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稳定性、燃烧及爆炸特性等。 初始危害辨识可通过简单比较材料性质来进行,如对火灾,只要辨识出易燃和可燃材料,就可将它们分类为各类火灾危害进行进一步的评价。生产条件也会产生危险或使生产过程中材料的危险性加剧。例如,水就其性质来说没有爆炸危险性,然而,如果生产工艺的温度和压力超过了沸点,则存在蒸汽爆炸的危险。 安全系统工程概论 51/36 3 .危害辨识  危险评价方法 很多危险评价方法可用于危害辨识 ,如安全检查表,如果 怎么办分析,危险可操作性研究等。 安全检查表采取问答形式,逐项检查材料、生产过程、生产条件、安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危险因素。安全检查表应用广泛,如果分析人员具有丰富的经验,安全检查表是一种有效的危害辨识方法,其缺点是不能预知潜在的危害且内容冗长、分析工作繁琐。 安全系统工程概论 52/36 3 .危害辨识  重大危险源辨识方法 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随着工业生产中火灾、爆炸、毒物泄露等重大恶性事故不断发生,预防工业灾害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重视。 其主要依据国家标准及有关文件辨识。 安全系统工程概论 53/36 目 录 (相关概念)    安全系统工程概论 54/36 4 .危险(风险)评价  (危险)评价及其分类 风险评价也称危险评价或安全评价,是对系统存在的危险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出系统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以寻求最低事故率、最小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 安全系统工程概论 55/36 4 .危险(风险)评价 安全评价(估)目的是查找、分析和预测工程、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危险、危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指导危险源监控和事故预防,以达到最低事故率、最少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 根据工程、系统生命周期和评价的目的,安全评价分为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综合评价、专项安全评价。 安全系统工程概论 56/36 4 .危险(风险)评价   安全检查表 为了系统的找出系统中的不安全因素,对系统加以剖析,查出各层次的不安全因素,然后确定检查项目,以提问的方式把检查项目按系统的组成顺序编制成表,以便进行检查或评审,这种表就叫安全检查表。 安全检查表出现于本世纪 20年代,是传统安全工作行之已久的办法,形式很多,可用于系统安全性工作计划的检查、设计评审、使用前或使用中的安全性检查等等。 安全系统工程概论 57/36 4 .危险(风险)评价  初步危险分析 初步危险分析 PHA(preliminary hazard analysis)也称预先危险分析,是在每项生产活动之前,特别是在设计开始阶段,首先对系统存在的危险类别、出现条件、事故后果等概略的进行分析,尽可能把潜在的危险性搞清楚。 因此,初步危险分析是一份实现系统安全危害分析的初步或初始的计划,是在方案开发初期阶段或设计阶段之初完成的。 安全系统工程概论 58/36 4 .危险(风险)评价  这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评价人们在具有潜在危险性环境中作业时的危险性半定量评价方法。它是由美国的格雷厄莫和金尼提出的。它是用与系统风险率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之积来评价系统人员伤亡风险大小的,这三种因素是: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E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C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 此外,尚有事故树分析法、火灾爆炸指数法等,在此不一一介绍。 安全系统工程概论 59/36  思考题:  安全、风险、事故等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 简述事故致因理论中的“能量(危险物质)转移论?  预防事故的基本原则?  什么叫安全技术措施?为什么说安全技术措施是生产本质安全的关键?  简述安全管理概念?  简述危害(危险源)概念及其分类? 60/36 谢 谢! 61/36 演讲完毕,谢谢观看!
点击复制文档内容
环评公示相关推荐
文库吧 www.wenkub.com
备案图鄂ICP备1701627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