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国内外大型企业集团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启示-827-资料下载页

2025-01-25 15:30本页面
  

【正文】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海尔独创的人力资源开发系统和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主要是接受并融合日本和美国的体制,并结合中国人的特点开创的。海尔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是公正,公平、公开、合理的。 海尔集团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 海尔集团是世界第四大白色家电制造商。旗下拥有 240多家法人单位,在全球 30多个国家建立本土化的设计中心、制造基地和贸易公司,全球员工总数超过五万人,重点发展科技、工业、贸易、金融四大支柱产业,已发展成全球营业额超过 1000亿元规模的跨国企业集团。 海尔人力资源配制渠道 通过内部招聘来获得 外部招聘选拔人才 借用海外高科技人才 通过市场招聘农民工 动态晋升机制,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 。 在位受控,升迁竞争,届满轮换,末位淘汰 。 三工并存,动态转换。 农民合同工的发展之路 管理干部职业生涯规划--十级晋升制 每个员工都可以从管理职务、专业技术职务,工人这三个途径得到培养和升迁,这三条路是交叉的,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和愿望,选择自己的升迁道路。 海尔集团 人力招聘和集团内部人力资源配置 先后与国内 8家科研公司、 25所高校, 120名教授联合开发网络、信息网。同时还与国际大公司如东芝、菲利浦等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 试用员工 合格员工 优秀员工 考核因素:时间 业绩 工作态度 三工并存,动态转变 正常:试用员工一年--合格员工满三个月(获奖)--优秀员工 优秀员工、合格员工、试用员工分别是正式工、合同工和临时工 三种工在福利、分房、贴补、医疗、养老、出国培训、休假都有明显不同。 优、合、试的比例为 4: 5: 1,这些有助于培养员工的忠诚度。 农民合同工的发展之路 第一次签三年合同,培训时间一年,优秀生可提前。 定岗,享受试用工的待遇。如果业务熟,参加劳动竞赛,提合理化建议,附合一定条件进入三工转换。 满三年:班组长,优秀员工,二次以上先进,各种明星,小发明五项以上,第二次签二年合同。 满五年,初级以上职称,科长级,车间主任,优秀员工,三岗以上,二星以上,八项以上攻关,有资格续签合同,第三项签合同一年 满六年,中级职称,中层岗位,市级以上科研奖,突出贡献。则农民合同工农转非。 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过程中,海尔留下了最优秀的人才,既帮助员工实现了个人目标,也对企业人力资源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海尔的这一招很利害,以低成本用了农民工中的优秀人才。 建立统一的立体人才培训体系 多层次培训机构 多种培训方式 岗前培训、岗位培训、人生活培训 转岗培训、半脱产培训、出国考察培训 建立互动的学习型团队 在海尔的每个班组,每个车间,每个厂都有互动的学习型团队。 海尔集团 人才培训和开发系统 多层次的培训机构 高等院校国外大公司、科研机构 25所高校 8家科研机构 集团公司的培训机构 海尔大学 人力资源中心 海尔文化中心 考核程序 各事业本部培训机构 培训体系 培训实践中心 教 师 内部教师 外聘教师 海尔内部各级管理干部 多家外国公司 考核程序 说明: 教师在全集团内选拔,确认,发教师聘书 在外部建立随时可调用的师资队伍 回报社会 (与供应链共同提高) 回报社会 对消费者的忠诚及共同提高 围绕企业发展目标 (培训与激励相结合) 与人力资源相结合, 提高培训效果 培训内容及形式 (基础及软硬环境) 海尔集团培训同步流程 趋势一:传统人事管理走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 职工需要话语权,需要职业生涯-需求转变 人力资源管理逐步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透明化 趋势二:“独木桥”变成“双轨制” 经营管理人员、科技人员、技能人员有了各自的“通道”,且各通道之间有接口,可以相互流动。 趋势三:选干部以“行政级别”为中心转向“胜任能力” 中国移动将员工胜任能力分为核心胜任能力、基本能力和专业能力三大部分,建立了覆盖273个关键职位的胜任能力模型,建立了测评工具库。 中央企业集团人力资源管理发展趋势 趋势四:建立“分层分类”的综合绩效评价考核 兵器工业建立了分类考核制度,将各成员单位分为解困型、调整型、发展型和良性发展型四种,分类提出领导班子任期目标,把考核指标分为战略性、战术性和保障性指标。 趋势五:对企业负责人分岗考核 兵器工业部将全系统的领导人员分为董事监事、企业经营层、企业管理者和党群管理者四大序列、34类岗位,分别进行考核。形成对一个单位不同副职的分别考核 趋势六:建立系统培训体系 许多央企正在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规划和实施员工素质工程。 建立一系列针对不同岗位的培训体系。 建立企业的培训机构或学校 趋势七: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 许多企业都建立符合企业需求的E-HR系统。 通过信息系统实现人力资源的集约化管理。 四、主要经验 加强集团总部对人力资源的管控能力 人力资源是企业第一资源; 人员与系统的整合,是企业核心能力的源泉 信息、通讯、交通技术的进步,提升集团统一配置人力资源的能力 提升企业集团对人才的吸引力 通过人才培养和内部流动,打造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的人才队伍 人力资源管理功能转型 从行政和事务管理走向战略导向型人力资源管理 战略伙伴: 成为高层经理和直线经理在战略执行中的伙伴 专家顾问: 成为任务组织和任务实施方面的专家 员工服务: 成为员工的坚强后盾,积极向高层反映员工的顾虑和担忧 变革推动者: 通过流程重组和文化再造增强公司的变革能力 总部人力资源管理定位于如何为企业的发展提高更有价值的活动: 具有 凝聚功能、平台功能、指导监督的操作功能 四、主要经验 形成企业特有的培训文化和人才价值理念 构建一体化的培训体系; 开发内部培训系统,固化企业特有人才培养经验,形成培训文化; 充足的培训资源、完善的制度和配套措施做保障。 选择适合国情和企情的人力资源配置原则 GE的市场化配置模式; 东京电力的内部配置模式; 海尔的三工并存 建立战略性的绩效管理体系 KPI指标、目标管理、多层次、多类别绩效考核指标 实现集团内部人才流动 集团统一配置人力资源的需要 员工职业发展的需要 五、几点启示 加强人力资源集团化运作,促进集团协同效应和规模效益的发挥 人资管理政策的标准化: 人力资源配置的集团化; 共性服务资源的集约化: 加强集团内部人力资源流动的规范性建设 制定统一的管理政策和制度来有效管理人力资源流动, 实现可流动-流动规范-流动有效。 建立统一岗位分为标准和考核体系,为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提供基础。 加强企业与员工的互动,推进“选择和选拔”结合机制。 逐步建立战略性绩效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 组织绩效和员工绩效考核指标与公司战略目标相结合 形成分类、分层次的考核目标体系 建立有效的绩效沟通机制(目标计划沟通、过程沟通、考评结果沟通) 加强员工职业发展通道建设 从集团总体层面推进 充分发挥员工积极性 考虑特殊问题:例如:农电工问题、代管企业县人才问题 谢谢大家!
点击复制文档内容
教学课件相关推荐
文库吧 www.wenkub.com
备案图鄂ICP备1701627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