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导论-资料下载页

2025-03-04 14:21本页面
  

【正文】 P V i DP V 1 iDD ( 9) • ΔPV /PV 为资产或负债市场价值的变化率,Δi为对应资产或负债利率的变化量。上式指出:商业银行资产或负债的市场价值变动与其利率变动反向相关,金融工具的利率风险与其持续期呈线性关系,持续期越长,利率变动引起的资产或负债价值变动率越大,银行资本市场价值的振动幅度就越大。 ( 10) • 例 1中,当利率提高 3%以后,资产的市场价值下降幅度大于负债的幅度,这是因为资产的持续期 Da( )大于负债的持续期 Dl( 1 年)的缘故。由例 1,Δi = 3% ,资产和负债的市场价值变化率分别为: aaaPV iDP V 1 i3% %1 13 %D D     lllPV iDP V 1 i3%1 .0 2 .68 %1 12%D D      ( 11) • 由此可见,资产的市场价值下降率大大高于负债的市场价值下降率,故该商业银行资本的市场价值损失相当严重。 • 由于考虑到了每笔现金流的时间价值,持续期缺口为商业银行资产与负债利率风险管理的长期决策提供了一个综合性的测算指标。 ( 12) • 如果商业银行希望利用持续期缺口盈利,可在能接受的利率风险前提下,调整缺口以争取获得额外利润。 • 如果商业银行只是希望对其资产和负债进行套期保值,则应设法使其资产组合与负债的持续期相等,在实际操作中应做到资产组合持续期与资产总额的乘积等于负债组合持续期与负债总额的乘积。 • 为了实现银行短期和长期的资产负债管理战略目标,保持银行的竞争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做到兼顾资金的效益性、流动性和安全性,商业银行开始重视建立资产负债比例指标体系,通过比例指标指导、评价和管理银行的资产和负债业务,促进资本负债管理的发展。 ( 2) • 资产负债比例不能狭义地理解为资产与负债的比例,而是综合反映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战略目标和工作策略的比例指标体系。 ( 3) • 西方商业银行常采用的资产负债比例主要指标有: • ( 1)反映资产与负债关系的比例:  资 本 期 末 总 额资 本 比 率 资 产 期 末 总 额 资 产 期 末 总 额杠 杆 比 率资 本 期 末 总 额 资本充足率= 资 本 期 末 总 额资 本 充 足 率 风 险 加 权 资 产 期 末 总 额 ( 4) • ( 1)反映资产与负债关系的比例: 各 项 贷 款 期 末 余 额存 贷 款 比 率各 项 存 款 期 末 余 额流 动 性 资 产 期 末 余 额流 动 比 率流 动 性 负 债 期 末 余 额中 长 期 贷 款 期 末 余 额中 长 期 贷 款 与 定 期 存 款 比 率定 期 存 款 期 末 余 额呆 帐 准 备 金 净 额呆 帐 准 备 率各 项 贷 款 期 末 余 额 ( 5) • ( 2)反映资产结构的比例 各 类 贷 款 期 末 余 额各 类 贷 款 与 总 资 产 比 率资 产 期 末 余 额流 动 性 资 产 期 末 余 额流 动 性 资 产 与 总 资 产 比 率资 产 期 末 余 额 ( 6) • ( 3)反映资产质量的比例 • 一逾两呆贷款与报告期资产总额或各项贷款余额之比 • 五级分类贷款与报告期资产总额或各项贷款余额之比 ( 7) • ( 4)反映负债结构的比例 净 拆 入 资 金 余 额拆 借 资 金 率各 项 存 款 期 末 余 额负 债 期 末 总 额负 债 与 资 本 率资 本 期 末 总 额 ( 8) • ( 5)反映盈利性的比例 税 后 净 收 益 期 末 总 额资 本 收 益 率资 本 期 末 总 额税 后 净 收 益 期 末 总 额资 产 收 益 率资 产 期 末 总 额运 营 总 收 入 期 末 总 额 运 营 总 支 出 期 末 总 额运 营 净 收 入 率资 产 期 末 总 额税 后 净 收 益每 股 利 润公 开 发 行 的 普 通 股 数生 息 资 产 期 末 总 额生 息 资 产 率资 产 期 末 总 额
点击复制文档内容
教学课件相关推荐
文库吧 www.wenkub.com
备案图鄂ICP备1701627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