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成本和管理费用的制度(参考版)

2025-06-02 13:32本页面
  

【正文】 第六十六条 企业 各种自制通用工具,要纳入厂部工具总库的管理范围,按照辅助生产核算办法核算自制成本,并进行完工入库计价入帐,领用时按规定计入生产成本。两种以上产品共同使用的专用工装,可以根据产品制造数量和制造工时的比例,分摊计入各种产品成本。 (三)不论采用何种摊销办法,企业都应加强对低值易耗品的日常管理,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38 页 共 69 页 建立在库、在用台帐,严格按原始凭证办理借领、退库和报废手续。 (一)一般低值易耗品皆可采用一次性摊销的办法,即在领用时一次 摊入有关成本费用。一般是指使用年恨在一年以内,或单位价值在两千元限额内的劳动资料。 第六十二条 实行钢材切割核算的企业,应该根据同规格材料的领用成本,减除余料短料价值,按已经切割完工的各产品零件切割后重量的比例,分配核算钢材切割成本。 第六十一条 铸造车间领用熔铸材料,要实行计量交接,明确经济责任。 不论是库内保管物资,或是露天堆放物资,都要定期盘点核实库存数。 (三)由于采购和保管责任而造成盘盈盘亏、毁损的,要由有关责任部门和人员提出书面说明和改进措施,经主管厂长和总会计师共同签署后(超过规定限额,要报经上级主管部门或同级财政部门批准),其盘盈数按计划价格,盘亏和毁损按实际成本,扣除责任人赔偿,并通过 规定的待处理核销程序后计入管理费用。 仓库保管材料盈、亏、毁损的核算规定如下: (一)由于物资自然损耗,在上级主管物资部门规定自然损 耗率范围以内的,经供应部门、财会部门领导批准,计入管理费用。委托外部加工材料成本,应包括:发生材料成本,外付材料加工费用,扣除下脚废料回收后的实际价格。 (二)材料加工后交生产计划部门所属毛坯库或在半制品仓库保管的,作为自制半成品。 企业由于生产需要,对库存材料进行的各种加工,包括外部加工和自制,加工后虽然改变了原有材料的形状或规格,但仍具有通用材料性质,并入库待领的,作为自制材料处理。 在车间(分厂)二级材料储备的体制下,供应部门材料仓库的发料,作为车间(分厂)储备 材料的收入,成本核算要以内部发料凭证为依据。 第五十八条 车间(分厂)设有二级材料储备小仓库的,必须严格按仓库管理程序,专库保管,专设帐册凭证,专人收发保管。废料、边角短料退库成本,凡是能直接计入产品成本或工作命令的,应直接冲减原材料成本。 产品完工下场,工作命令执行完毕或中途停止执行时,所有已领未用的原材料应全部退库,不得移作他用。凡是由几种产品共同负担的材料,可分别按消耗定额比例、耗用重量比例、产品数量比例等方法,在有关的成本计算对象之间进行分配。 第五十四条 核算材料成本,应与供应部门发放数核对一致,然后按成本项目进行分配,计入产品成本计算对象或费用项目。所领用的材料仍应计入领用期成本,不准任意提前或延迟实际领用期。 核算材料成本,要收集当月生产过程中领用、退库、交库的全部材料凭证进行核算。 除外加工材料可按上月差异率计算材料成本差异外,都应将耗用的材料按当月实际材料成本差异率计算调整为实际成本。 委托其他单位代理进口的商品的采购成本为实际支付给代理单位的全部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34 页 共 69 页 价款。 (五)根据归集的全部生产费用和成本核算资料,按成本项目计算各种产品的在产品成本、产成品成本和单位成本。 根据经济核算和考核的需要,车间(分厂)核算的项目 、内容,可以有异于企业一级核算。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33 页 共 69 页 2.车间(分厂)实行纯本期发生额控制、核算生产费用形式的,其基本生产明细帐,可以保留余额,也可以不保留余额。车间(分 厂)设置成本明细帐,核算的内容和范围,根据不同的核算形式应有所区别。成本二级明细帐必须受控于基本生产的明细帐,两种明细帐增减变化和余额必须一致。 6.待摊费用、予提费用明细帐,根据划清本期成本和下期成本的原则和权责发生制原则,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设置。制造费用应按规定进行分配核算,月终不保留余额。 应当指出的是,只有实行产品投入产出的电算化管理,才可能及时完成这种大量的计算与编表工作。一般宜采用零件定额成本作为计算依据,由 车间和库房按产品零件别分别建立明细帐,进行投料、交库、结存的日常数量核算,月末编制分车间、分产品的包括金额、工时、重量的汇总表。 2.辅助生产明细帐,分车间和成本项目核算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生产费用,也可以不单独设置帐户而隶属在基本生产明细帐进行核算。有关成本核算的原始凭证和记帐凭证,应有经办人员和责任人员签章,作到手续完整,准确及时。 第五十条 企业进行生产费用和成本核算的程序是: (一)根据产品和劳务作业的生产过程特点,生产组织类型,以及管理的需要,分别确定成本计算对象,选用适合的成 本核算方法。 10.其他,是指不包括在以上项目的销售费用。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31 页 共 69 页 9.专设销售机构经费,是指为销售产品而 专设销售机构所发生的各项经营费用。 7.租赁费,是指企业为销售产品而支付的各项租赁费用(不含融资租赁费)。 5.展览费,是指企业为促销活动或宣传商品举办展览展销所支付的各项费用。 3.装卸费,是指企业在销售产品发运过程中,为装卸产品而发生的费用。 2.包装费,是指企业在销售产品过程中,消耗的包装材料和用品,但不包括已列入制造成本中的包装费用。 (三)销售费用 —— 企业在营销活动中和提供劳务等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以及专设销售机构的各项经费。 22.其他,是指企业不包括在以上项目内的管理费用。按集团公司流动资产管理办法有关规定执行。 19.业务招待费,是指企业为业务经营的合理需要而支付的招待费用,在下列限额内据实列支:全年销售净额在 1500 万元(不含 1500 万元)以下的,不超过年销售额的 5‰;超过 1500 万元但不足 5000 万元的,不超过该部分 3‰;超过 5000 万元但不足 1 亿元的,不超过该部分的 2‰;超过 1 亿元的,不超过该部分的 1‰。 17.无形资产摊销,是指企业按照规定对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 利技术等无形资产的摊销。 15.技术转让费,是指企业使用非专利技术而支付的费用。 13.土地使用费(海域使用费),是指企业使用土地(海域)而支付的费用。 11.绿化费,是指企业对厂区进行绿化而发生的零星绿化费用。 9.诉讼费,是指企业因起诉或应诉而发生的费用。 7.咨询费,是指企业向咨询机构进行科学技术经营管理咨询所支付的费用,包括聘请经济技术顾问,法律顾问等支付的费用。 5.待业保险费,是指企业按照国家规定交纳的待业保险基金。 2.工会经费,是指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 2%比例计提拨交工会的经 费。 (七)根据多数企业实际情况,现将我行业成本项目 划分为以下 5 个,即: 1.直接材料费 2.燃料动力费 3.直接人工费(含福利费) 4.废品损失 5.制造费用 各企业在成本核算及报表中,一律执行这一分项规定,以便于比较和分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28 页 共 69 页 析。 (五)需单独核算废品损失的企业,可按规定增设“废品损失”项目进行核算。 (四)制造费 用 —— 企业各生产单位(分厂、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而发生的,难以直接计入产品成本的各项费用。 (二)直接工资 —— 企业直接从事产品制造的生产工人的工资、补贴、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27 页 共 69 页 奖金。对于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如油漆、模型、型砂等,凡能直接计入产品成本的,也可列入本项目。该费用分为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 (二)期间费用。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除直接费用之外的一切费用,包括企业内各生产单位(分厂、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而发生的共同费用,以及不能直接计 入产品成本的各项费用。上述费用发生时,直接计入产品制造成本。它们可归纳为: 1.直接费用: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能直接计入某种产品或劳务成本的生产费用。根据新的《工业企业财务制度》及“两则”的 有关规定,将成本费用核算内容规定如下: (一)制造成本。 第三节 成本费用核算内容和程序 第四十六条 由于新的财务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工业企业财务中成本和费用的概念、项目和构成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克服完全成本法的不加区分费用性质的缺陷,新制度规定统一采用国际通行的制造成本法。 车间(分厂)成本核算 机构和人员的工作职责如下: (一)负责成本计划和费用预算的编制和平衡工作,并检查督促计划和予算的执行; (二)负责生产费用核算、成本核算、帐簿登记和报表编制工作,并开展内部经济核算; (三)负责产品投入产出核算,加强在产品数量和成 本管理,确保在产品帐实相符; (四)负责内部结算及流动资金的核算与管理; (五)负责生产费用耗费的控制和成本管理责任制的贯彻,并代表车间(分厂)对外进行经济责任补偿结算; (六)负责车间(分厂)经济指标的分解落实,开展内部经济活动分析,组织制订降低成本措施; (七)在车间(分厂)领导组织下,会同其他职能机构和人员,加强成本管理基础工作; (八)协助车间(分厂)领导,对内部各级机构或人员,在执行成本计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25 页 共 69 页 划和经济技术指标方面的实际效果,进行考核; (九)协助车间(分厂)领导作好财产管理工作; (十)负责指导工段、 班组的经济核算和经济活动分析。 不论采取上列哪一种核算形式,成本工作都应该贯彻“管算结合,以管为主”的方针,在成本管理工作上多下功夫。上报成本数据一般应包括:(分产品、分成本项目)期初在产、本期发生、本期产成,期末在产,成本差异(实行平行结转定额差异)同时报出完成定额工时或重量,工缴实际单位成本或吨成本及其计算依据。 小型企业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实行企业财务部门一级成本核算,但生产车间必须提供有关成本核算资料。车间(分厂)级成本核算,受企业财会部门的业务指导,也可根据管理需要,作为企业财会部门的派驻人员。 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在总会计师或行使总会计师职能的领导人员统一组织领导下,由财会部门具体负责。 第二节 成本核算组织 第四十一条 大、中型企业要在财务会计部门内设置成本管理机构,主要车间(分厂)也应设财会人员 或核算职能机构负责车间(分厂)成本管理。但如客户要求免供某些零部
点击复制文档内容
公司管理相关推荐
文库吧 www.wenkub.com
备案图鄂ICP备1701627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