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组织行为学教案-阅读页

2024-03-25 10:34本页面
  

【正文】 一种改变的动力,不如说它是一种解冻的工具。新行为变成模式行为,而融入个人的个性、习惯,完全照新的方法处事。有两种强化的方法:①连续的;②断续的。在连续强化的情况下,一个人很快的学会了新的行为,但如果环境改变或不具有强化因素,新行为很可能绝迹。因他们通常具有依赖性,除非被迫,否则不愿负起新的责任。 这两种改变周期之间,尚有其他重大的区别:参与性的改变周期在领导者运用个人权力的情形下较有效率;而强迫性的改变周期则需要位置权力,如奖赏、惩罚与仲裁时才有效率。其缺点是比较迟缓。它甚至会造成仇恨、敌意,有时甚至是或明或暗地破坏、推翻领导者。欲望是激起人们心理活动的普遍原因,也是产生人们行为的原动力。 • 一、欲望的含义 欲望 是指人的需要尚未得到满足的一种反映形式。就是说,由于人体内部维持生理作用缺乏某种东西,并期待获得满足,就会产生欲望。 • 二、欲望的 种类 以属性分:可以分为有形的欲望 (以物质可以满足的 )和无形的欲望 (以精神可以满足的 ); 以时效分:可以分为将来的欲望和现在的欲望; 以弹性分:可以分为弹性极小的欲望 (如生存必须的食欲 )和弹性极大的欲望 (如奢侈欲 ,不影响生存 ); 以个体需要分:可分为生存欲望、发展欲望、荣誉欲望、舒服欲望等等。 欲望的关联性。 欲望的竞争性。研究人们的需要就是为了解和掌握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以调动其积极性。作为一个管理者,要实行有效的管理,就必须了解人们的需要。本节主要介绍什么是需要,需要的层次和如何满足人的需要等问题。它是客观需求的反映,这种需求既包括人体内的生理需求,也包括外部的社会的需求。 (二 )、需要的产生 需要与刺激是分不开的。 人的需要的产生 人的本能 内部 刺激 需要 客观环境 外部 (三 )、需要的 特点 具有对象性、紧张性、驱动性、层次性、发展性等特征。 劳动创造与满足需要结合。 人的需要与社会生活条件。 从人们对需要的迫切程度来说,可以分为远的间接需要与近的直接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一般地说,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可分为 4种情况: (1)、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是一致的,或者说是相应的。 (3)、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没有直接联系。 按需要的对象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 • 二、需要的层次 (一 )、马克思主义的需要层次理论 提出人的第一层需要理论。 马克思提出了共产主义社会人的需要层次。 (二 )、西方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年轻时曾想学法律谋生,不久则转学心理学。 1934年结束正规教育。有“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的称号。 (1)、生理需要。这是要求劳动安全、职业安全、生活稳定、希望免于灾难,希望未来有保障,要求劳动防护、社会保险、退休金等。社交需要又称为归属与相爱的需要。人们希望和同事们保持友谊,希望得到信任和友爱 (社交欲 )。 (4)、尊重的需要。 (5)、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认为这两类需要与前面的五个层次的需要并不处于同一层次的发展系统之中,而是表现出一种既相互重叠又相互区别的关系。 (2)、 一个层次的需要相对地满足了 , 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 。 (3)、同一时期内,可能同时存在几种需要,因为人的行为是受多种需要支配的。 (4)、需要满足了就不再是一股激励力量。 他把马斯洛的需要层次压缩为三种需要 , 认为人的需要只有生存的需要 (E)、 相互关系 , 的需要 (R)和成长发展的需要 (G)这三种 。它包括多种形式的生理的和物质的欲望 , 如饥 、渴和住处等 。它包括所有在工作场所中与他人之间的人际关系。 ③成长发展的需要 (Growth) 这种需要类似于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的某些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成长需要的满足产生于个人所从事的事业,他不仅需要发挥自己的才能,而且还需要培养新的才能。 比如 , 满足生存需要的工资越低 , 人们越渴望得到更多的工资 。 比如 , 工人的生存需要越是得到满足 , 对人和人关系的需要和工作成就的需要就越强 。 比如 , 成长发展的需要得到的满足越少 , 则对人与人关系的需要渴求就越大 。挫折 —— 倒退说明较高的需要未满足或受到挫折的情况,并且更着重或把更强烈的欲望放在一个较低层的需要上。 ②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认为,人的需要是严格地按照由低到高逐级上升的,不存在越级,也不存在由高到低的下降;而奥德弗的“ ERG论”则提出,人的需要并不一定严格按由低到高发展的顺序,而是可以越级的。如一个人得不到好的相处关系,就可以下降到只多得几块钱也就满足了。 麦克利兰成就需要理论。通过心理投射方法对人的成就动机进行了大量研究,提出了“成就需要论”。 他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三种:成就需要、权力需要和友谊需要。 (1)、 需要种类 “ 成就需要论 ” 不讨论人的基本生理需要 ,主要研究在人的生理需要基本得到满足的情况下 , 人还有哪些需要 。 ①权力需要 权力是管理成功的基本要素之一,个人的权力在不同阶段的表现不同,它有一个发展过程。权力有个人权力和社会权力之分。 ③ 成就需要 具有挑战性的成就会引发人的快感 , 增加奋斗的精神 , 对行为起主要的影响作用 。 ②具有高成就需要的人的特点是:事业心强、比较实际、敢冒一定风险;这种人把个人成就看得比金钱更重要,从成就中得到鼓励超过物质鼓励的作用,把报酬看作是衡量成就大小的工具。一个企业拥有这种人越多,它的发展越快,获利越多;一个国家拥有这种人越多,就会越兴旺发达。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英国经济走了下坡路, 1950年再作调查时,英国所拥有高成就需要的人数,在被调查的 39个国家中,名列第 27位。可通过举办学习班,宣传高成就需要人物的形象,交流经验等形式完成。训练班一般为期 7—— 10天。训练班每六个月检查一次进展情况;⑧在一些基本概念上,如什么是生命的价值、什么叫科学、什么叫逻辑等,帮助提高认识,并提高学员的自我认识;④学员交流成功和失败、希望与恐惧的经验,并形成团结互助的气氛。麦克利兰的方法能给我们许多启迪,我们不必原搬照抄,尽可以买珠还椟,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和人口素质状况,大力培养具有高成就需要的人员。他们往往显示出以下三种品质: 1)他们喜欢能够发挥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工作环境。如果问题的解决是靠碰巧或者靠外界的帮助,他们就会感到不满足。这种人对成功有一种强烈的要求,同样也强烈担心失败。他们对待风险采取一种现实主义的态度,如果目标太容易达到,就没有多少成就可言,因而不可能满足他们的成就需要;如果目标很难达到,成就需要也得不到满足。如果他们能够从上级那里得到嘉奖、提升工资、晋升,就会感到一种莫大的成就感。 在麦克利兰与其他人的研究报告中,企业家显现出有很高的成就需要和相当大的权力需要的动力,但归属需要十分低。十分有趣的是,他发现大公司的总经理只有一般的成就需要,而对权力和归属需要的追求往往较为强烈。 (3)、 测定有成就需要的人的方法 ① 投射技术 用投射技术测定,就是出示一个非结构性刺激物给被测定者,这种非结构性的刺激物就是一种能够引起许多不同类型反应的刺激物。对此被测定者可以有许多不同的答案,这些不同答案就能反映出他们各自不同的世界观、个性结构、情感和成就需要的程度。这种方法的基本原理认为,一个人干什么事总是被一种最强烈的需要和动机所推动。比如,一个时期以什么样需要为主,对儿童和青少年进行教育,那么这些人长大成人后对这种需要就大,单位和国家有这种需要强烈的人就越多。 第三节 人的动机 • 一、动机的一般意义: 含义: 动机 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此活动导向某一目标 (个人需要的满足 )的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动机的来源:而动机的主要来源有二:一是内在条件 (需要 ),一是外在条件 (刺激 )。 行为的模式: 当代的心理学家都认为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应该考虑有机体内在条件的问题,因此在 S(刺激 )与 R(目标 )之间,放入中间变项 O(个人 ),而以 S O R的概念去了解个人的行为。 一般来说,需要和动机有相似的含义。需要是人的积极性的基础和根源,动机是推动人们活动的直接原因。从这个意义上说,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 • 二、行为动机的种类: 生理性动机 。 它是一般性需要或有机性需要所产生的 , 包括饥饿 、 渴 、 睡眠 、 性 、 母性 、 和其他生理性动机 ( 如瞌睡与痛 ) 等 。起源于心理和社会因素,一般是经过学习而产生的动机,因此,因人而可能有很大的差异,称为衍生性动机或心理性动机。 优势动机。一个人的行为由其全部动机结构中强度最高的动机所决定,叫做优势动机。如果同时有好几种不同的目标,同样可以满足个人的某种需求,则个人在生活过程中养成的嗜好,影响他选择那一个目标。价值观的最终点便是理想。有人认为“人生以服务为目的”,有人以追求真理为目标,有人则重视物质享受。所谓抱负水准是指一种想将自己的工作做到某种质量标准的心理需求。 个人在从事某一实际工作之前,自己内心预先估计能达到的成就目标,然后驱使全力向此目标努力,假如工作的结果其质与量都达到或超过了自己的标准,便会有一个“有所成就”的感觉 (成功感 ),否则就有失败感、挫折感。 • 四、行为动机的测量方法 : ( 一 ) 、 观察法 就是在实际生活中,或是在控制的情况下,观察职工的行动,加以推论。例如,一个职工他平时喜欢发表意见,一有什么团体活动便积极参与,对别人的事又很关心,且喜欢替别人出主意,我们就可以看出其领导或支配动机的情况。 如: (1)、 你喜欢一个人单独工作吗 ? (2)、 你愿意为了争取奖金 , 增加工作时间吗 ? 选择法:可以列出两种假设情况 , 让受试者根据自己的意见圈选其中之一 。 ( 2) 、 我在上级主管面前总感到胆怯 。 (三 )、 投射法 用自陈法虽然可以弥补观察法的不足 , 但因自陈法是一种主观报告 , 有时可能为了迎合主管所好 , 有不真实的答案 。 • 本章思考题: 什么是需要?它有哪些特点? 简评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根据心理学对需要和动机的研究,你怎样理解人性? 第四章 知觉与行为 • 一、感觉 含义:感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在人脑中所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感觉阀限:指能引起感受的持续一定世界的刺激量。同一感觉、不同感觉 • 二、知觉 含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时,人脑产生的对刺激物整体属性达到反映。 2)、主观因素: 兴趣、需要与动机、个性、情绪、经验 错觉: 1)、含义:是对外部事物不正确的知觉。主要包括人的知觉、人际知觉、自我知觉等。表现为接纳、拒绝、喜欢、讨厌等各种亲疏远近的状态。 • 四、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是说明和分析人们行为活动因果关系的理论。因而也称“认知理论”,即通过改变人们的自我感觉、自我认识来改变和调整人的行为的理论。归因理论是在美国心理学家海德( F. Helder)的社会认知理论和人际关系理论的基础上,经过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罗斯( L. Ross)和澳大利亚心理学家安德鲁斯( Andrews)等人的推动而发展壮大起来的。包括内部原因与外部原因、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的分析。根据人们的行为及其结果,来对行为者稳定的心理特征和素质、个性差异作出合理的推论。根据过去的典型行为及其结果,来推断在某种条件下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可能行为。 归因原理在激发成就动机、促进继续努力的行为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1.如果行为者把工作、学习中的失败和挫折归因于智力差、能力低等稳定的内因,则不会增强今后的努力与持续性行为。 2.假如把失败归因于自己努力不够这个相对不稳定的内因,则可能增强今后的努力与持续性行为。 4.假如把失败归因于工作(学习)任务重、难度大等稳定性的外因,则可能降低行为者的自信心、成就动机、努力程度和
点击复制文档内容
规章制度相关推荐
文库吧 www.wenkub.com
备案图鄂ICP备1701627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