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ai人工智能57-阅读页

2025-03-21 10:45本页面
  

【正文】 神经元和大脑的活动,与此相应的是计算机程序、语言和硬件。 智能信息处理的假设 假设 对于任何一个系统,如果它能表现出智能,那么它就必定能够执行如下一个完善的物理符号系统的 6种基本功能: ( 1)输入符号; ( 2)输出符号;( 3)存储符号; ( 4) 复制符号;( 5)建立符号结构:通过找出各符号之间的关系, 在符号系统中形 成符号结构;( 6)条件性迁移:根据已有符号,继续完成信息处理活动的过程。  推论 2 计算机是一个物理符号系统,那么它能够表现出智能。 人类智能的计算机模拟实例 我们认为计算机模拟人类智能的目的是通过赋予计算机推理、识别、理解、表达和适应人的感知的能力来建立更为和谐的人机环境,在一定的环境范围中,使计算机系统具有更高的、全面的智能。一是 1997年 2月英国科学家宣布培养出世界第一个克隆动物小羊多利。 1997年 5月 11日,在国际象棋“人机大战”最后一局较量中,IBM超级计算机“深蓝”仅用了一个小时便轻松战胜国际象棋特级大师卡斯帕罗夫,并以 70万美元的奖金。 1989年 Hsu 与 Murray Campbell加入了 IBM的深蓝研究项目,最初研究目的是为了检验计算机的并行处理能力。经历了数百次的失利,在科研人员的不断完善下, 1997年,深蓝的硬件系统采用了 32节点的大规模并行结构,每个节点由 8片专用的处理器同时工作,这样,系统由 256个处理器组成了一个高速并行计算机系统;研究小组又不断完善了博弈的程序。卡斯帕罗夫的思考速度是 200步 /分。其中最革命而最活跃的是知识工程。而由机器以其高速度、高精确性地利用知识去解决问题,就使得人类更有力量。所以在人工智能中所占比重也较少。 第二大分支则有著完全不同的目的,即 ∶ 利用外延规则使机器在既定知识库上对其中知识进行外延操作,藉以高速度创造新知识!所以,虽然都是用机器在处理知识,但其目的是很不相同的。 人工智能的目的与方法 目的: 1)通过计算机技术模拟人脑智能,替代人类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3)通过计算机技术研究和推动人类智力发展。 2)建立相关知识库和知识应用模型(包括各种算法和知识推理的逻辑运算方法)。 无论是替代、延伸,还是研究和推动人脑智能,我们必须首先明确:人工智能是对机器智能的发现科学?还是一种实用工程技术?从人工智能的定义看,人工智能只是一种实用工程技术。借鉴工程技术开发的一般原理,人工智能应用技术研究,至少应包括系统方案设计方法论和可行性分析方法研究。虽然计算机对可建立信息处理规则的数字化信息的计算、搜索、模式识别既快又准,但由于人类知识普遍具有或然性和可变性,从应用价值角度分析,“全自动的并不就是最好的”。比较的内容包括精确性(可靠性)、灵敏性、完整性。因此,在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实用系统开发中,电脑能力和人脑能力如何优化组合是一个关键性问题。 4)人工智能系统的成本效益分析:任何实用工程技术,必须考虑其开发成本和使用价值之比。 人工智能应用 实例一: 智能、便携式个人身体保健与监护系统。除了计算机外,还包括接触式情感信号采集装置。该系统穿戴者可以包括食物或环境过敏者,糖尿病人员等。 实例二: 司机安全行车的智能监控系统。图象信号用于监测司机面部表情的乏意 (Sleeping Mood),如根据每分钟眨眼次数。以司机的“主动式或被动式反应性 (Activity or Reactivity)”为特定考察情感状态,可以提醒司机安全行车。这是计算机需求情感表达功能的主要应用之一。这大大降低了人们的娱乐兴趣,因为下棋者是面对了一台没有个性、没有情感的机器。 如果人工智能取得突破,那么它应用最多的领域恐怕就是机器人了。 托夫勒和人工智能方面的专家等 22位世界知名人士学者预测说, 20年内人同机器人自由交谈将成为可能,在发达国家三分之一以上的重劳动将由机器人来完成。 他们当中有人还预测,“凭自己的判断采取行动的机器人”将会问世,“用蛋白质等生物体组织制成的机器人”也将诞生。 1998年 8月,日本东京大学工学院宣布研制出了一种能够捕捉高速运动物体的机器人,它完全有可能灵巧地抓住苍蝇。 有些智能机器人装备了图像处理系统,但它以电视技术为基础,每秒只能处理 30个画面,每个画面的处理时间很难降到 33毫秒以下,因此只能操作速度缓慢的物体。但其图像处理速度比普通摄像机高 30倍以上,单个画面处理时间仅 1毫秒,因而能紧密追踪高速运动的物体。机器人的手掌和手指关节也采用了新技术,十分灵活。 更重要的是,它将可以从事更加复杂的工作,减轻工人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这项为期 5年的计划将由政府出资,目的在于开发能够用于日常生活、福利事业、医疗卫生等广阔领域,并具有一定人工智能的人形机器人。 我国科技工作者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近年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在人工智能的应用技术开发方面,开发了中医专家系统、农业专家系统、汉字识别系统、汉英识别系统、汉英机译系统等具有中国特色的人工智能应用技术和产品。 我国科技工作者还阐明了“ 广义人工智能 ” 、建构了广义人工智能的体系结构;创建了信息科学方法论的“ 智能论 ” 和由信息提炼知识、由知识创建智能的信息转换机制;创建了 泛逻辑学 。应该说,如果机器翻译界 (乃至人工智能界 )能够克服在没有确立基本方法论的状态下急于进行实际应用课题的盲目探索,而是更广泛地吸收科学界的不同意见,投入更多的精力不断进行人工智能基本方法论的探讨,将不会经历如此漫长的艰苦探索。 克隆技术、转基因技术 等的巨大突破却可能使人们设计创造出具有生命、甚至具有智能的东西。更让人担忧的是,有机体完全可以同无机体结合在一起,在动物身上植入芯片已不稀奇。 21世纪 ,人工智能会涉及 人性化智能机器人 、生命科学 和 脑科学 等领域的
点击复制文档内容
环评公示相关推荐
文库吧 www.wenkub.com
备案图鄂ICP备17016276号-1